算了,这些都是痴心妄想。
魏安厘的声音把他拉了回来。
“许兄,就此再往前一段,咱们就要别过了许兄可有要去的地方?若是没有的话,我带你去道台看看。”
许平阳道:“我还要去下这附近的石桥峪。”
“那可不顺路各位呢?”
“我回杨家圩,方向相反,也不顺路。”赵魁安道。
白玄笑着点了点赵魁安道:“我与你一同,不过我是去梁溪县城。”
赵魁安点了点头:“那倒是的确顺路”
乔阙芝笑着道:“这不赶巧了?我在石桥峪有位老朋友。许兄,同往。”
众人松了一口气,都在担心许平阳不认识路。
许平阳有些担忧道:“那你可认识路?”
“自然是认识的。”
许平阳松了口气,这样众人走着聊着,又往前走了一段后,到了岔路口便各向东西了,回过神也只剩乔阙芝和许平阳一起走着。
一路上他都在向乔阙芝请教风土人情。
江南这里能说的有很多很多,毕竟富庶,事情也就不少。
但这里能为人说道的,无非就是上下两件事。
上面这件事就是江南国以江南道为主,江南道这里又是以江南六姓为主,这些世家豪门也是正儿八经的经历千年的“余孽”了。
九方裂土五十三年期间,大部分世家都被乱战给搞死了。
要不是江南国太祖建立江南国太快,也不至于能让这六姓有喘息。
可说回来,当年文宗三大案能够办下来,也全是江南六姓在支持。
正因为这样,江南六姓和如今江南国朝廷主体是势同水火的。
虽然文宗最终赢了,可六姓也无法挣脱江南道这块地盘,只能在本地发展。
只是回过头来又说,江南道本地,遇到六姓子弟,一定得敬而远之。
另一件事,就是往下了说,即“江湖路”。
江南国能够繁华,其中重要的原因不在于江南国所占五道皆富庶,而是宣宗皇帝大肆发展商业,支持民间商贸,首接打破重农抑商的政策。
这也就慢慢地在民间形成了自江南到湖楚的东西商道。
这条路一路都是繁华,但途中也多有匪徒,这就需要镖局之类的人来了,但又不止镖局,还有马帮,船帮,盐帮,称之为“一局三帮”。
匪徒,山贼,马匪,杀手,一局三帮,恩怨纠葛
全在这条水陆皆有的商道上发生,这便是民间说书人口中的“江湖道”。
故而民间也流行游侠和武馆,还有各种小帮派。
总结一下,江南之地往上看是六姓,往下看是江湖路。
十几里的路,两人方才从野外小路走入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