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桃宴,便是象征。
樱桃这种东西核大、味酸、肉薄,但好看,这与平民类似,故而进士宴用莺桃来举行,便是有平民崛起满堂红的寓意。
可六相共政却把这一切都给摧毁了。
当时朝中还没有大量士族站稳脚跟,把持朝政的仍旧是世家,世家通过分化、拉拢、打压,成功把科举变成自家的东西。
这时的世家也看清楚了科举的好处。
既然皇帝可以用科举来选拔人才,为皇家效力,为何世家不能从民间选拔顶尖人才成为自己世家一份子,为自己家族效力呢?
也因为如此,六相共政时期,科举竟然前所未有的公平严苛。
民间大量有能力的书生被甄选出来,然后就被榜下捉婿了。
江南国自称是大楚继承者,很多制度沿用的都是大楚,包括为了巩固统治,最初的时候任用的也是世家,这些地方士绅豪强统治本地那么多年,瘦死骆驼比马大,让他们来帮忙召集乡勇和集合物资,总比大字不识一个的平民里选出来的所谓领头的要干得好吧?
不过因为九方裂土摧毁得实在太严重,江南国建立后也推行了科举。
相较之下,其余三国最初用的却是保举制,之后改的科举制。
江南国大多地方都和周边三国反着来,虽然起初大获成功,可也为如今世家壮大,士族沦为世家走狗这件事埋下伏笔。
其实系统地来看,江南太祖做得也没错,甚至没得选。
首接让世家们举行科举,结果就是科举非常公平严苛,且由简入难,一步步来,做得很好,当时人才凋零,世家饱学之士放开族学来教平民,真就批量选拔出了名士,短时间内快速撑开了江南国局面。
相较之下,其余三国则是因为保举制,派系之争弄得一团糟。
只是随着局面撑开,这些族学出来的书生,自然也被打上了各个家族各个地方大派系的烙印,要不是太宗除贪与宣宗打压,逼迫世家从台前转为幕后,让各个家族成为书生背后的支持者,那么如今朝廷说话的必然就是一群地方势力代表的大官互相攻讦,局面一片混乱。
陈家,其背后也是六姓之一的顾家。
陈家是典型的士族,而且还是顾家扶持出来的士族。
但关系又不是太紧密。
因为陈家起来得早,太祖末期就开始起来了,太宗时期得到扶持,没有被世家完全影响,正也因为这样,被世家摁着进不了中枢,只能在敌方混。
眼下陈家也在积蓄力量,打开局面。
“老乔,听你口音不是江南本地人吧?”许平阳随口说道,也没在意:“你怎对江南这儿了解这么多?难道你家也是士族或世家?”
“不是士族,是小世家,还不是本地的,南迁入江南国的。”
“哦那这么说来,我这扇子生意肯定会被抄上了?”
“几根竹片,一根钉子两张纸不说别的,你随便让个做厕筹的厕筹匠看一眼,人家保准做得比你好。这东西必然是要卖的,一旦卖出去,纵然人家不来抢你的,你难道还能卖得过那些门路遍及各郡县的世家?”
“诶呀”许平阳忍不住敲敲脑壳。
感情以前看网文光看那些爽文了,以至于觉得只要有技术,做啥都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