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复活大明二明是哪本书 > 第九十七章 李景隆放出消息(第3页)

第九十七章 李景隆放出消息(第3页)

如今李祺乃是大明的驸马都尉,早在洪武九年之时,李祺便迎娶了朱元璋的女儿临安公主。

平日里也经常和淮西一脉的那些二代们一块厮混。

昨日里李祺和李景隆等人一块儿去秦淮河畔的酒楼之中喝酒,李景隆说话向来没有一个把门的,几杯马尿下肚,一些该说的,不该说的,全部抖露了出来。

其中自然也包括了倭国银山的这件事情。

“父亲,或许只是那李景隆酒后吹嘘,也许根本就没有这件事情。”

“亦或者是朝廷又缺钱了,让李景隆出来搞这一手,就是为了让咱们再掏点钱出来。”

“还望父亲三思啊!”

李祺看着李善长气的眼前发黑,心里很不是滋味,连忙出言安慰道。

听到这话,李善长连忙摆手,摇头苦笑道:“祺儿,为父早就觉得这件事情不对劲,哪怕是演戏,蓝玉那厮也不可能把全部的家当全部掏出来。”

“现在一回想,竟然是他们早就得知了风声,知道那一座大银矿的事情,才敢如此作的!”

“快,给为父准备一顶轿子,为父这就入宫面见上位,咱们李家说什么也要参与进去。”

李善长此时急得不行,就李景隆那个嘴巴大的,肯定没少瞎嚷嚷。

“好,父亲您先别着急,儿子这就去安排,”李祺也意识到此事非同小可,不敢过多的耽搁,连忙跑出门去,叫来了几个轿夫,以及一顶轿子。

韩国公府距离皇宫有一段路程,等李善长赶到谨身殿之外之时,便己经看到有不少的同僚,己经在这里等候着了。

众人见到李善长前来,也连忙上前问候。

“首辅大人,你也来了,想必是也收到了风声,得知了倭国银矿的事情了吧?”

“李大人啊,你可是咱们的主心骨,快来说说,这件事情是不是真的?下官可是己经变卖了家产”

“韩国公啊!”

“…”

一群文官首接把李善长给围了起来,不停的问东问西,那声音跟蚊子一样惹人厌烦。

但李善长又不能表现出厌恶的表情,只得强行挤出笑容,解释道:“诸位同僚,此事本官尚不清楚,等待会见过了陛下,相信此事会水落石出的!”

“唉,这该如何是好啊?那一日的朝会,我就捐了五两白银,要是真有银矿,不知道能分我多少。”

“王大人,你己经很不错了,本官才惨了,就捐了一两的银子”

这群官员们开始互相诉起苦来。

至于朱元璋,早就知道这些官员们因为何事而来。

甚至这件事情传出来,也是他授意李景隆干的,为的就是让这群抠抠搜搜的铁公鸡们好好的出出血。

“九江,你小子这件事情干的不错,你的功劳咱记下了,至于你跟谁大军前往倭国的事情,咱允准了,”朱元璋的眼中带着赞赏之色,在自家的小辈之中,最会办事的,就莫过于自己这个外甥孙子了。

“舅姥爷这都是您教育的好,等回头咱到了倭国,一定给舅姥爷多挖几船银矿回来,”李景隆搓着手嘿嘿笑道。

“嗯,你这孩子有心了,就是比你爹讨咱喜欢。”

“接下来没你的事了,你先回去。”

朱元璋吩咐了几句之后,这才安排王忠,让那群官员集体进来面见。

而那群文官一个比一个精,见了朱元璋之后,闭口不提什么银矿的事情。

作为刚刚成为大明第一任内阁首辅的李善长,则是一脸忧国忧民的样子,“陛下,老臣听闻朝廷为了攻打倭国,斥巨资打造大船,操练水军,花费钱粮无数,哪怕有魏国公,曹国公等人的捐献,依旧是杯水车薪。”

“老臣又时常在梦中想起,倭寇劫掠残杀我大明沿海百姓的恶行,每次醒来多生愤闷,恨不得欲处之而后快。”

“虽然臣家中并无太多钱粮,但为了支持灭倭大业,也要遣散家中仆从,变卖田产等物,强凑出了白银10万两,为的就是支持咱们大明覆灭这个倭国,剿灭所有的倭寇,还沿海百姓一个太平的生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