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的时候,似乎又像是回想起什么似的,脸色有些尴尬。
林参絮欣然一笑道:“好啊。”
言毕,熟练地用纤细修长的手指从粉色的布制笔袋里一大堆五颜六色的笔当中,精准的捡出了那支黄色笔杆的圆珠笔。
眼熟,林商月对这笔实在是不能更眼熟了。这不就是她过去刷题时候最常用的那款型号吗?
怎么林参絮连这个都记得!
林商月正欲伸手去取,不料林参絮先一步动作,拿过了林商月的课本。翻开封面,在第一页,工工整整的用颜楷写下了“林商月”三个字。
或许是曾经师法同一人字帖的缘故,林商月与林参絮的字本就有几分相似。若是都刻意模仿颜楷,自然也都能写出几分其中滋味。
只不过细看之下,林参絮的字更文气秀丽,林商月的字则稍显随意粗犷。
俗话说“字如其人”,意在通过一个人书写的习惯来判断书写者的性情。但有时这种方法也并不全面。
至少,对于林商月与林参絮而言,这样的判断并不准确。从外表上来看或许真是如此,但背地里显然并不是这样的。
林商月无奈,打算悻悻将手缩回,却不料下一秒,林参絮轻轻握住了她的手。
上课期间不要说闲话,以免打扰他人,所以林参絮选择。。。。。。
用眼神来交流。
这眼神含情脉脉,想说的话无非是“想当年,我们就是如此说上第一句话的”之类的话吧?
虽然林参絮不语,但林商月依然心领神会,用她那双稍微显得有些小的手回握了一下林参絮发凉的手,意为“我懂”。
林参絮这才将手放下,任由林商月将黄色圆珠笔与课本取回。
第18章蚕(十八)
上课,认真上课!
走什么神呢?
这是谈情说爱的时候吗?
拿到书本与笔之后,林商月老老实实的开始听起了课。
纵然她过去看过闲书无数,但认真的从专业的文学角度分析,倒是头一回。
自从报了信管专业,平日里上的各种数理课程早已耗得她脑细胞都快死光了。相比较之下,这种文学课实在是太过美妙,也太过舒服。
课堂授课的内容是讨论易卜生的经典作品《玩偶之家》,女主人公娜拉觉醒,决意要离开种种束缚,寻找真正的自我。
在19世纪欧洲的社会背景之下,女性的并没有完整的经济主体地位,而是需要依附于男性去生活。。。。。。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娜拉在一系列的事件之后渐渐觉醒,开始思考与探索自身的存在:
“现在我只信,首先我是一个人,跟你一样的一个——至少我要学做一个人。[1]”
“我要看看自己是否能搞清楚,究竟是这个世界正确,还是我正确。[1]”
这个故事最终以娜拉出走作为结束。而出走后的娜拉,会有怎样的结局呢?易卜生并没有继续去说明。
几十年之后,鲁迅先生分析道:“然而娜拉既然醒了,是很不容易回到梦境的。。。。。。在目下的社会里,经济权就见得最要紧了。第一,在家里应该先获得男女平均的分配;第二,在社会应该获得男女相等的势力。[2]”
意在说明,觉醒后的女性,很难再愿意回到过去的困境之中。
但在整体环境并未实现平权的背景下,她的处境或许会较为艰难。所以,从事劳动,掌握经济权,也就显得更为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