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我在看刑事侦缉档案 > 第336章 心理侧写(第1页)

第336章 心理侧写(第1页)

第336章心理侧写

陈默指向地图上两个红圈之间的广阔区域,“黑虎山和东郊公园,虽然都在市郊,但一个在城西,一个在城东,中间隔着大半个市区。它们本身都是广华市民常去的休闲场所,人流量不小。”

“凶手选择这两个地方,很可能仅仅是因为它们相对僻静,便于下手和逃离,而非他与这两处有什么特定关联。

“排查路径和地点,大海捞针,投入巨大,收效甚微的概率很高。”

陈默加重了语气,说出了他认为的核心:“这两起射钉枪杀人案中,最特殊、最关键的线索,我认为是凶器——那把改装过的射钉枪!这东西不是路边随手捡的砖头,它需要来源,更需要改装!”

“普通装修用的射钉枪,威力达不到这种程度,能一钉致命,尤其是穿透颅骨。”

“凶手必然对它进行了改装,加长了枪管,可能还加了瞄准装置。这种改装,需要一定的机械加工知识或者特定渠道。”

他环视众人,抛出自己的方案:“所以,我建议,侦查核心应该立刻转向这把射钉枪!查它的来源:广华市乃至周边地区,哪些五金店、建材市场在售卖这种型号的射钉枪和配套的长钉?”

“尤其注意近期是否有异常购买记录,比如单次购买大量钉子,或者同时购买射钉枪和明显用于改装的配件。”

“更重要的是要查改装,谁有能力、有工具、有场地进行这种改装?”

“我认为,广华机械厂的技术工人,懂行的装修队电工都有嫌疑,全都要排查一遍。

陈默的方案让指挥室里响起一阵低低的议论声。

从凶器溯源,这思路很直接,但涉及的面同样惊人。

李爱国深深吸了口烟,缓缓吐出。

他盯着地图上的两个红圈,又看看陈默,眼神里是凝重和权衡。

他当然明白陈默分析的逻辑,随机作案的可能性确实在增大,凶器确实是目前最硬的线索。但…

李爱国开口:“你说的方向有道理。但是,你想过没有?广华市大大小小的机械厂、配件厂有多少?装修队、包工头又有多少?具备基础机械加工能力的个体户更是不计其数。”

“符合你描述的排查范围,初步估计,涉及人员…可能数以万计。这需要投入海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大海捞针式的筛查,耗时漫长,经费压力巨大。而且,凶手如果是从外地搞到的枪或者自己偷偷改的,我们这条路很可能走不通。”

他掐灭了烟头,站起身:“这不是小事,需要慎重。你的方案有风险,但…也有价值。这样,我马上去找吴局,向他详细汇报案情进展和我们的两种思路,重点是围绕凶器排查的可行性和所需资源。”

“由局党委来定夺下一步的侦查方向和资源倾斜。你们,”他看向陈默和其他人,“继续梳理现有线索,等通知。”

说完,李爱国拿起桌上的笔记本和那份标着红圈的地图,大步走出了烟雾缭绕的指挥室,径直朝局长吴天赐的办公室走去。

很快,市局的检验报告确定两次杀人案钉子为同一型号,综合各项因素,陈默和李爱国决定并案调查。

陈默独自一人来到了分局物证室。

冰冷的铁门打开,白炽灯管发出轻微的嗡鸣。

物证台上,并排放着两个透明的物证盒。左边是黑虎山现场提取的三根带血长钉,右边是东郊公园的两根。钉子尾部在灯光下泛着冷硬的金属光泽,沾染的深褐色血迹早已凝固。

陈默戴上手套,拿起其中一根。钉身粗长,约十厘米,尖端带着细微的卷曲变形,这是高速穿透坚硬颅骨留下的痕迹。

他能想象到凶手在极近距离,冷静甚至带着某种“仪式感”地将枪口对准毫无防备的受害者头部,扣动扳机。噗嗤一声轻响,钉子瞬间没入,生命戛然而止。

凶手很狡猾。他选择了射钉枪这种易于获取、便于改装、杀伤力可控的凶器。

而没有选择钢珠,因为钢珠可能跳弹且轨迹难测。

作案后,他能带走射钉枪本身,清理掉自己可能留下的脚印和指纹,唯独这些深深嵌入受害者颅骨、作为直接杀人证据的长钉,他带不走。

强行抠出,只会留下更明显的破坏痕迹和更多的生物检材风险,得不偿失。

“钉子…”陈默低声自语,指腹摩挲着钉帽上细微的击发凹痕。这两起看似随机的杀戮,背后是精密的算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