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程序正义的底线
阶梯教室的窗户蒙着一层薄霜,清晨的寒气渗入墙壁,让这间屋子像个巨大的冰窖。
陈默走上讲台,搓了搓冻得发僵的手指,打开讲义。
台下稀稀拉拉坐着刑事技术系的学生,刘猛缩在厚棉服里,方晴的鼻尖冻得发红,大多数人脸上带着早课的困倦和冬日特有的麻木。。”
陈默的声音不高,但穿透了室内的寒意。
他转身在黑板上写下关键信息:福南省舟游县,2003年8月5日,丁家食杂店,晚餐,鱿鱼汤等。6人中毒,2人死亡(店主丁老汉及10岁女儿)。
粉笔灰簌簌落下。
“警方在呕吐物和现场鱿鱼汤、高压锅里检出剧毒鼠药——氟乙酸盐。
目标锁定隔壁食杂店主,念斌。”陈默写下“念斌”两个字,“两家长期因生意、杂物堆放结怨,案发前几日刚爆发激烈争吵。”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台下。
学生们竖起了耳朵,眼神里有了点聚焦。命案,邻里仇杀,投毒——这些元素天然带着吸引力。
“关键物证,”陈默的粉笔点在黑板上,“在念斌家厨房的门把手上,检出极其微量的氟乙酸盐残留。”
“靠!这还有啥说的?铁定是他干的啊!”
刘猛脱口而出,身体往前倾,困意一扫而光,“隔壁邻居,有仇,还卖老鼠药!门把手上都沾着毒药了!不是他投的毒,还能是谁?难不成毒药自己飞过去的?”
他的声音在安静的教室里显得格外响亮,引来一片低声附和。
“就是,这板上钉钉了嘛。”
“动机、物证都有了,抓得不冤。”
“这种案子有什么好讲的?直接毙了完事。”
陈默脸上没什么表情,等学生们的议论声渐渐平息。他拿起粉笔,在“念斌”的名字旁边,用力写下两个大字:
无罪。
教室里瞬间安静下来,连窗外的风声都听得一清二楚。
几十双眼睛瞪得溜圆,困惑、怀疑、难以置信的情绪在空气中弥漫。刘猛张着嘴,像被掐住了脖子。
“无罪?”方晴忍不住问了出来,眉头紧锁,“陈老师,这为什么?证据不是指向他吗?”
“这就是今天这堂课要弄明白的。”
“念斌一审被判死刑。但最终,因证据不足,改判无罪。”他手中的粉笔重重敲在黑板上,“核心问题:关联性缺失!”
粉笔尖在“关联性缺失”四个字下划出刺耳的声响。
“门把手上检出微量毒物,”陈默转过身,目光锐利如刀,缓缓扫过每一张年轻的脸,“这证明了什么?证明念斌家‘存在’氟乙酸盐。”
“这有疑问吗?几乎没有,因为他家食杂店确实售卖这种鼠药。”
他停顿了一下,让这个简单的逻辑沉淀下去。
“但是!”陈默的声音陡然拔高,“这微量的、处于检测极限的残留物,能证明什么?”
他自问自答,粉笔在黑板上疾书:
无法证明该毒物“被使用”于本案!
无法证明是“由念斌”用于“投毒丁家”!
“它只是一个孤立的点!一条断掉的线头!”
陈默的指关节敲击着黑板,“毒物在念斌家门把手上,怎么飞跃到丁家厨房的高压锅里?”
“念斌是如何进入丁家厨房的?现场没有他的任何足迹、指纹、衣物纤维!没有任何目击者看到他靠近那口锅!”
“那个时间点,他在哪里?有没有人证?通通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