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毯铺了好长一段路,一直铺到新房,烟花也是沿路摆着,时不时就放上十来箱。
一路上都有小桌子隔段放着,有水有饮料,还有糖果糕点,供宾客随时享用。
这边乡里的习俗是傍晚快入夜的时候迎亲,但是午间就开始吃席,一直吃到晚上新郎新娘走完仪式。
席面上的东西差不多了,就有人来轮换。
而且那菜品偶有重复,时不时还来个新菜,可把邓海逸这种小少爷好奇地不行,时不时就要回桌边瞅一眼,有没有新菜品。
终于,吹拉弹唱的声音开始逼近。
大家呼啦啦地都冲出门外。
鼓乐队在前面走着,迎亲的车子在后面龟行驶,路边的烟花鞭炮不停地燃放。
那新娘的嫁妆都用红木箱子装着,一群红衣人抬着,跟在车队后面。
说是十里红妆也不为过了。
就这进房的队伍,都足足走了二十分钟。
“真是讲究啊。”边婳没等看完,往后瞥了一眼,似乎看见,还有红衣轿夫抬着珠翠装饰的轿子,跟在队伍的最末端,便感叹了一句。
“是真讲究。这就是女孩子经常说的仪式感吧,果然不管在什么环境下,只要用心了,那效果就是不一样!”邓海逸也在一边感慨着,心想,自个儿以后结婚了,也得给媳妇搞个大排场!
“进去看看拜堂?”
“走走走,沾沾喜气!”
和这仪式相配,新郎新娘穿的是中式的婚嫁礼服,绣样精美,布料拖动时就像水波翻涌一样。
行礼用的蒲团,也都有云纹绣样,奉茶的杯子杯口也有些外延,杯托有些偏宽,一看就知道是为了防止烫手,处处都是细节和爱意。
等观礼结束,就是最后一波流水席的席面了,上了四五道新菜品,邓海逸拉着边婳就坐下开吃,吃撑了嘛就多走动走动,只要不浪费就行。
新郎新娘给各桌敬了酒,大伙吃完席面的菜,最后上了甜汤和果盘,这场婚宴就算是告一段落了。
两人和新郎打了个招呼,也跟着人流,一起驱车离开。
边婳这一路上,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劲,可怎么都想不起来。
直到在高口,看见一辆辆减排队,等待通过闸口的车队时,她才意识到问题所在!!!
“海逸哥,下午你是觉得这婚礼哪里讲究?”
邓海逸觉得这话问得有些怪,“下午不是你先讲究嘛,我看那排场,就觉得是挺讲究的啊。”
“你有看到婚轿吗?”
“啥?”
“轿子,就是我们在电视剧里看到的那种大红喜轿。”
“没有看到啊,人都豪车车队了,咋还有轿……”邓海逸突然哽住,脚下也跟着踩了一脚刹车,后方突然就响起了一阵阵的鸣笛。
“往后倒一点,掉头开回去,快。”
“噢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