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功也很苦恼,叹口气。
“我们按照小组进行投刊的,不过咱们学校项目相关小组只有一半上了一区,其他的都被拒了。”
“啥玩意?”王康华声音都往上扬了三度。
全宜民更是感到挫败,“可能是我们写的还差点意思吧。”
“可是你们的论文我们也看了下,没问题啊。”
“我也觉得没问题,甚至杨兴写的那篇我认为写的比我们写的好多了。”
几个成功见刊的教授现在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王康华很重视这件事,直接叫人把他们所有的论文都打印一份。
各个小组成员以及云省农大领导们都围在一起看。
虽然和这些教授相比,云省农大这些领导有些已经很久不怎么从事科研了,可对于论文的评价能力可没有减弱。
他们看过去后,也很困惑。
“没道理啊。”
他们副校长傅振问,“期刊给的回复怎么说?”
“质量不够。”全宜民回他说。
“狗屁。”
王康华立马怒了,“这几篇谁敢说质量不行?纯纯的屁话。”
他们何尝不这么觉得,可人家那么说,自己还能怎么着?
一个个愁眉苦脸着。
实在受不了这气,他直接找到了那几家期刊的主编电话打了好多通跨洋电话。
可惜,奇迹并没有发生。
等到最后一通电话挂断后,王康华已经气得把电话都摔了出去。
“什么玩意儿——”
见他如此生气,众人纷纷劝着。
“校长,我们再努努力好了,您可千万别生气。”
“是啊,没必要为这种事生气。”
他们越是劝,王康华就越生气。
就在这时,他忽然想起一些事,转头问冯功,“冯功,我让你查的事儿怎么样了?”
冯功突然被点到,听见他问话连忙回道,“听说植物育种旬刊他们主编康回川下了死命令,所有要发的稿子都必须实行严格的三轮审查,最后要所有人一致通过后才能见刊,从而杜绝了编辑收礼帮人通过的情况发生。”
“再加上朱所长和张怀敏教授他们接连在植物育种旬刊上发表的论文,很是吸引了一波全国各地专家学者的投稿,特别是那些应用了超纳米级分子肽技术的论文很多,稿件相较于以往也更加优质,所以植物育种旬刊这半年来的发刊质量得到了显着提升。”
其他人不知道王康华为什么让冯功去调查植物育种旬刊,不过对于这家期刊他们最近了解的得也比较多,这时候还能补充说几句。
“之前植物育种旬刊开的全国排名确实不够高,但经过这半年的严格审查,虽然在一开始确实出现了稿件不足的问题,可度过初期之后,质量确实提升很快,而且知t名度也比之前高了很多,就连我认识的一些只在国外期刊发表文章的教授,也开始注意到这家期刊,当然也投了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