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花开美利坚TXT奇书网 > 第1088章 想法(第4页)

第1088章 想法(第4页)

“在知道这案件的时候,我在前几个月联合一些医院,做了一个这样的调研。”

“我就说一下什么是双盲研究吧,我们在一个随机双盲研究中,药物治疗的安慰剂控制实验,参加者中有些接受真实治疗,其他一些接受安慰剂治疗,即“placebo”,在结果出来之前,研究者和参加者都不知道谁在接受真治,谁在接受假治,即他们都是‘盲的’。谁被安排接受真治,谁被安排接受假治,完全是随机的,甚至是以抛硬币的方式来确定的……”

“假治效果是那些通过暗示作用导致症状缓解的过程。在最初的一个月的研究中,在区别假治效果中曾经犯过严重错误——那些医生们都混淆了。因为双方的效果几乎相似!”

假治效果,翻译之后也可以称之为安慰剂效应。

“我猜测,实际上,医生和病人都被这种假治愚弄了。比如说,外科医生通常认为,关节镜手术对于关节炎的治疗来说实际上是有效的,并且每年都进行成百上千这样的手术。然后,双盲研究居然得出这样的结果:假外科手术与真外科手术产生的‘治疗效果’完全相同!”

珍妮脸上有些嘲讽:“在我们的实验中,接受假治的病人居然对治疗效果是如此的满意,以至于他们纷纷建议其他患者也来接受这种治疗!要知道,真做了手术的反而恢复不好呢!”

太奇怪了。

“这就好像是放血疗法。”

珍妮又说道:“在人们普遍认为放血是有效的中世纪,这种疗法非常的管用。为什么?因为这种放血治疗的方法有着足够的权威性,这就是一种安慰剂效应。而在现在,人们普遍都不信任这种安慰剂了,所以这种安慰剂就失去了效应。”

这神马情况?

凯瑟琳风中凌乱了。

“这项研究花了我们一千多万,总算是没有白费,凯特,相信你听了我说的之后,应该会更有概念。”

“我们在另一家医院的29例腰背疼痛病人的双盲研究中,进行脊椎指压疗法是十分有效的。但却不如介绍病人阅读一本关于腰背疼痛的教育手册。在我们的实验中,受控实验中的67%臀部疼痛病人,通过采用针灸治疗可以产生效果。但是。这个产生治疗效果的比率,并不比对照组随便在身体的某个部位扎针产生治疗效果的比率高……”

针灸这几年在美国挺流行的,没想到依然被珍妮拿来开涮。

“包括抗生素一类的药品。我们都做过差不过的实验,结果效果却显示差不多,至少假治疗效的确让患者产生了真实的获益。尽管根本就没有任何疗效,假治也会创造出确有疗效的许许多多幻觉出来……”

“即使假治实际上没有对症状产生任何改变,人们也会通过重新解释他们的症状,或者说这些症状经历起来没有那么严重了。比如说,如果我给你一片药吃,我说它会使你咳嗽不那么严重。你吃药后就会感觉到,的确咳嗽没有那么严重了,即使你咳嗽的频率没有发生任何改变,你也会产生这样的感觉。换句话说,你会以某种方式重新解释你所经历的症状,以体察它们‘的确是好了一些’。”

珍妮想了想,说道:“这种情况。应该称呼为观察偏见比较好。”

“观察偏见最能感动的是医生而不是病人。如果医生认为他正在给病人开一些“有效药”,当他们回访病人时,他们会观察到某些改进效果,哪怕是毫无效果,也能出效果来。比较经典的例子是。一个新的治疗组合抗击多发性硬化的有效性与假治之间的比较。这是一种双盲研究,于是,负责结果评价的医生们被保持在对谁接受了真治谁接受了假治的无知状态,即他们处在“盲”状态。然而,某些实验者却耍了一些小动作,他们故意让一些医生知道谁在接受治疗,使他们处在“非盲”状态。结果有点令人吃惊。处在“非盲”状态的医生比处在公正的“盲”状态的医生具有更多的可能性“观察”到治疗效果。而那些被观察到的“有效治疗”其实属于假治。换句话说,“非盲”医生因为他们到了他们期望到的结果,而产生了更多的“有效治疗”的幻觉。因为这种现象表明了某种“职业客观性”,所以我说它令人吃惊。这也蕴含着,当我们评价一个执行医生的治疗效果时,对比双盲研究结果来说,执行医生的判断具有更高的不可靠性。”

“选择偏见也是我们研究的发现,研究者在研究的时候,选择谁接受真实治疗,谁不接受真实治疗,也就是说,研究者很可能下意识地倾向于选择那些能够得出预期疗效的人进行新医疗方法的实验。由于一些不清楚的原因,这样选择做出的有效治疗评价结果是如此巨大以至于它会高出正常评价的7倍,甚至一个完全无效的治疗,也会被评价成一种明显有用的治疗。这就是为什么双盲研究必须采取随机方式进行的原因。”

“有许多疾病会作为一个“自然过程”自己好起来。因此,在这样的疾病初发的时候,仿佛给以任何方式的治疗都是有效的,并且医生所用的治疗方法也会经历一个处置幻觉,即在不加考虑的产生出治疗有效的感觉。一个有说服力的例子就是脖子痛和背痛:它们都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好转,不管采取什么治疗,实际上任何一种治疗上去都似乎是有效的。”

“基于这些因素,我有理由相信,这似乎应该与我们人体的某一部分基因有关,我怀疑这部分就和凯特你身上的一样……”

“实际上完全不一样……”

凯瑟琳吐槽。

她也知道安慰剂效应。

虽然很神奇,但是这种安慰剂效应的确是让人疑惑,但是这一点和凯瑟琳身上的基因根本就是两回事。

“为什么其他人不能激活这段基因呢?”

说起来,凯瑟琳倒是也想,如果别人也能够激活这段基因的话,最后究竟会有什么样的事情发生呢?

她颇为期待……

……

二合一。

另外,咱本来就是要发展高科技咩!

超越现实的科技才有意思啊!否则凯特只是单纯掌控米利坚还有啥意思……

呃,最好2点0再,我后面k字再改改,貌似灌水太多了,加点干货……(本站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记住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