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顺也放慢马速来到马钧的车前,望了眼马钧正在看的图纸道:&ldo;马先生,这图上画地是什么物件?&rdo;
马钧道:&ldo;是大人特意交给我地织机图纸。想让我试着改良成十二蹑或八蹑……据大人说这图是他从旧式织机地六十蹑改良成为二十蹑的。陆大人对机关技艺颇有独到之处。我从心底佩服啊。&rdo;
高顺呀道:&ldo;从六十蹑改为二十蹑之后还能改良?大人在镇上的工房是我与小姐一手操办起来的。用的就是大人着工匠制作的新式织机,当时小姐找了两个手艺一般精纯的女工去新旧对比,新式织机论产量比旧式要快几近三倍,而且织出地布匹成色也比旧式织机的强上太多。&rdo;
马钧指着图上的几个地方自言自语道:&ldo;这里……还有这里……如果这样……嗯!按大人的意思再次改良应该可行!&rdo;
高顺见马钧又陷入沉思也不好去打扰,复又打马回到头位,却见凌风和凌云各自抽出随身长剑细细比较,问道:&ldo;你们两个没事抽剑出来干什么?&rdo;
凌风道:&ldo;高将军(他们原先就是高顺的陷营陈。对高顺的称谓始终没变过),我们现在所佩之剑是大人专门送给我们的。不单是我们兄弟二人,张放现在用的那杆长枪也是大人特别挑出来地……只可惜黄信他……&rdo;
高顺昨夜已经从三人口中得知了黄信独自断后让陆仁他们离开地事,长叹道:&ldo;黄信是个好兄弟,而大人他也是个值得我们为之拼命的人。大人他往日里待你等不薄,如今又送你们世间难得的宝剑,此等厚恩当如何报之?&rdo;
凌风与凌云同声道:&ldo;为大人粉身碎骨,在所不惜!&rdo;
高顺赞赏地点头道:&ldo;好!这才是我们陷营陈出来的好兄弟!&rdo;
‐‐‐‐‐‐
百余里的路程用不了太久的时间。只是陆仁这一行人中有两辆马车所以才慢了点。陆仁趁机带着婉儿在旷野上狂奔了个够才回到大路上去追赶他们。
将婉儿送回车中,陆仁回到高顺身边问道:&ldo;高大哥,这小镇我足有半年没来过了。也不知道会不会有什么变化。&rdo;
高顺道:&ldo;变化?虽只是半年,可是你到了可能会有点认不出来。&rdo;
陆仁奇道:&ldo;会吗?这半年间到底能做多少事?&rdo;
高顺没有回答,而是扬鞭一指道:&ldo;就快到了,你自己看看吧!&rdo;
陆仁顺着马鞭望去,仅是一眼就嘴巴张老大‐‐他竟然看到了城墙!
&ldo;不会吧!?我走的时候李典是在着手准备修建城墙的事,可半年间他竟然把城墙给修起来了!&rdo;
高顺看见陆仁吃惊的表情,自得的笑道:&ldo;只是城墙你就吃惊成这样了?&rdo;
陆仁结结巴巴的道:&ldo;这、这、这城墙有多高多厚?圈了多大的地方?&rdo;
高顺道:&ldo;高两丈一尺(约五米),城墙底厚三丈(将近七米),顶宽一丈五尺(约三米五),横纵各五里(长宽各两公里有余,也就是圈了有四平方公里多的范围)。&rdo;
陆仁惊道:&ldo;这么大的地方!那现在的城中有多少住户?&rdo;
高顺道:&ldo;仅是城中的话住户并不是很多,城中主要是屯田将士的居所和市集、工房之类的,大部分的居民都还是在城外居住,哦,原先你带来的三千屯田士卒,现在已经是五千人了。&rdo;
陆仁道:&ldo;五千人?不对啊!主公调集各处屯田兵力的时候我尚在许都,当时明令全数调出的,怎么主公没有从小镇上调集兵力去官渡吗?&rdo;
高顺道:&ldo;这五千屯田军士只有千人左右是你当初带来的人,主要都是些工匠和年岁稍长的小校。其余的四千人都是荀公特地安排到这里来以补军屯不足的流民。&rdo;
&ldo;哦,是这样啊!看来老曹和荀彧对这个我一手修建起来的小镇还格外重视嘛!流民劳力优先补充到这里来。&rdo;
陆仁心中暗暗点头,继而又问道:&ldo;那整个小镇的居民有多少了?我记得不久前你来信中提及已近五万的。&rdo;
高顺道:&ldo;如果算上屯田军士的话,小镇现在人口几近六万。&rdo;
陆仁想起曹操原本打算把整个小镇都划作他食邑的事,偷偷的擦了把冷汗心道:&ldo;还好老郭帮忙给推辞掉了,六万人的镇子划作我的食邑,目前可没谁比得上。荀彧现在才八百户,张竹以一方诸候的身份投降曹操也才两千户(ps:是和历史有点出入,不过大家就当作是陆仁前后救下不少百姓的结果吧),我这一下突然冒个万户候出来不是找抽吗?说真的,现在曹操强行划给我的五百户都不是个小数目了,还封了个亭候……哎,好像史上关羽就是被封为汉关羽是一个级别的了?&rdo;
闲谈中陆仁一行人来到镇外的民居群中,其中有不少居民都认识陆仁,见状急忙叫道:&ldo;这不是陆大人吗?陆大人回来了!陆大人回镇上来了!&rdo;
镇中呼拉一下子出来一大帮人,立在道旁纷纷向陆仁施礼。陆仁不好意思骑在马上,赶紧跳下马来一路向路人们回礼。当他走到一位老者面前时,老者怯生生的问道:&ldo;陆大人,老朽想斗胆向大人问一句话……&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