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雨点头道:&ldo;前辈有命,赵雨不敢不从。请前辈稍等片刻,赵雨这就去为前辈再备一匹好马权作脚力。&rdo;
男子道:&ldo;不必劳烦,某有马。&rdo;
一声轻啸,男子将自己的座驾唤至身边便翻身上马,动作干净利落。赵雨看在眼里,心中暗道:&ldo;这曹到底是个大家公子,在剑术下难下苦功。若真下了苦功向这前辈虚心求学,哪怕只学到这前辈五成的剑术,今天比剑输的就肯定是我……&rdo;
‐‐‐‐‐‐
半个月后。
郭弈带队把船队上的货物全部送到南皮并返回乐陵登船,而这段时间赵雨并没有闲着,在乐陵一带召收到近八百愿意去夷州定居躲避战乱地流民。等到郭弈回来,船队马上就扬帐起航,直奔夷州。至于那个莫明其妙想拜见陆仁地男子,赵雨特地安排了白鲸上最好的一间客舱给他居住。只是这男子平时就在舱中打坐极少出来,饮水饭食也都是赵雨让郭弈亲自送进房去,执礼极重。
郭弈不知道这男子是谁,暗地里也问过赵雨,赵雨却一直不肯说,只说到了夷州见着陆仁自会知晓。郭弈百般不解之下也不好多问什么,不过也感觉得到那男子绝不是一般的人。
这一日风小浪和,太阳照在人身上也暖暖地,赵雨与郭弈又开始享受游轮日光浴。先是闲聊了一阵,郭弈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再次问道:&ldo;师姐,那位前辈到底是何方神圣?&rdo;
赵雨闲目享受着温暖的日光,缓缓道:&ldo;还有半月左右便能到夷州,那时你便知晓了。总之这位前辈绝不简单……你听说过帝师王越吧?而这位前辈,是能和帝师王越相提并论的人物。只是我也想不通,他找师傅却是所为何事……&rdo;
第二百零六回
去春来,夷州北部的某个区域到处都充满了生机。忙碌于开田种稻的农民,还是码头、工房里的工匠们,个个都忙得不亦乐乎。
陆仁这会儿正坐在一座小山顶上,这里可以俯视到小城、码头还有各个田间的大致情况。而他的身边跟着的是邓艾,地上则摆放着这块区域的模拟沙盘。
&ldo;艾儿,你看我们如果要扩建码头,选哪里比较合适?&rdo;
刚满十岁的邓艾一脸的老成,看了沙盘许久又站起身眺望相对应的海岸,心中有了些打算:&ldo;师傅,依弟子之见修在这里比较合适。这块地方水的深度合适,而且如果是打算修建石制码头的话交通比较方便,各类材料可以很快就运到。&rdo;
陆仁点点头,又指点了一下方才选定修建码头的区域旁边的一块地方问道:&ldo;这块地界的位置不错,为师打算把新的船坞在这里建起来,艾儿你觉得如何?&rdo;
邓艾道:&ldo;弟子也觉得不错,只是比起码头,在这里修建船坞的话要多加修条道路,不然原材料的供应会多有不便。&rdo;
陆仁道:&ldo;这个到不是什么大事,路是肯定要先修好的。就是码头、船坞一开始修建,周边一带所需的各类设施也要到位……艾儿,这两年来你一直是跟在为师身边充当一个建设参谋的角色,这一次修建码头与船坞的事为师想真正的交给你来办,你有没有信心?&rdo;
邓艾当场楞住:&ldo;师、师傅。弟子才刚满十岁……&rdo;
陆仁道:&ldo;是啊,你还小了点,本来正是最贪玩地时候……要不由子良主事,你每天上午依旧读书就学,下午的时候去帮子良打理一下?&rdo;
邓艾道:&ldo;如此甚好!&rdo;
这对师徒又开始商议一些有关夷州建设的事,远处甄正带着几个家丁与丫环向他们这里赶过来。远远的看见陆仁,甄唤道:&ldo;义兄,原来你在这里啊。&rdo;
陆仁等甄走到跟前。笑道:&ldo;义妹怎么跑来这里了?有什么事吗?&rdo;
甄道:&ldo;年后按义兄的意思。小妹去清点过我们在夷州这里的人口与各类产业情况。现在已经清点完毕。义兄要不要听一下?&rdo;
陆仁有些疲惫的站起身走动几步,远眺海景权当放松一下:&ldo;嗯,说来听听。&rdo;
甄这才发现陆仁没有盘鬃顶冠,长及腰后的头发只是在背心处用一根丝带随意地束紧。就当时地风俗来说有些不伦不类,不过在夷州这块地方到也算不上什么稀奇事。微微地笑了笑从丫环手中取过记事本,翻开后开始汇报:&ldo;关于人口,我们占住的地方共计有一万六千余人。四千二百余户。当中有三分之一的住户在从事耕作,而我们每年产出的稻米大有富余。小妹算了一下,如果按两万人丁食用来计,我们每年所需的吃用最多只需年产量的四成……&rdo;
陆仁道:&ldo;也就是说,我们吃饭的问题不用担心,还有大批地粮米节余是吧?&rdo;
&ldo;正是。&rdo;
陆仁向邓艾问道:&ldo;艾儿,小城后山的粮仓进展如何?&rdo;
邓艾道:&ldo;进展很缓慢。我们到处都缺人丁劳力,目前能抽调出来去修建后山粮仓的人丁只有不足四百人。如果按师傅预计着能在后山粮仓屯积十万人三年之需的要求。只怕没有个两年……不。没有三年以上的时间修建不出来。好在我们眼下的仓房还够用。&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