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便是月初,而这个月初地例会有一点特别,那就是夷州地四家四师、新任太守、还有陆仁的三个徒弟,统领夷州部曲的张放、黄信全部到齐。
&ldo;哎,说起来这还真是难得啊!平时地小会总是有人在外未归,人还从来没有这么齐过。&rdo;
陆仁笑着把一块糕点扔进口中,大嚼下肚。而他的上手坐着刘,必竟刘是夷州太守,这个主位陆仁主动的让给了刘去坐。
此时的刘也不知是从哪里弄来了一个水晶镜片的放大镜,正好奇的用放大镜去观看手中的书本。听见陆仁这么说,抬头看了下厅中已经到齐的众人,笑道:&ldo;义浩,差不多了吧?&rdo;
陆仁摆摆手道:&ldo;一般也没我们什么事,让他们去争。&rdo;
刘放下书本与放大镜,沉吟道:&ldo;争来争去,主要都是想多争几个人丁吧?&rdo;
陆仁苦笑道:&ldo;没办法。现在夷州什么都不缺,就是缺人。特别是青壮男丁劳力,太少了。&rdo;
说着陆仁取过郭弈交给他的图册,看了几眼便一个劲的摇头。有人会问陆仁既然有一定的海运实力,又地处夷州这么个中心点,去四方抢人来当奴隶不就行了?其实陆仁不是没有过这样的想法,也可以说这是他早先定下的策略之一,但实际上想这样做还有不小的难处。
首先是陆仁当初定为掠夺人口目标的东南亚、南亚、三韩、倭岛情况并不明了,自己这里又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迟迟的没有派出过探查船队,冒然而为与浪费时间、人力、财力无异;二是陆仁手边的船队看上去是很庞大,到现在有各类大、中、小船只过百艘,实际上六成要用来保持与柴桑、乐陵的海运贸易,三成可以说是甘宁的专属探险船队,平时是调动不到的。甘宁现在正吵着要去地中海,陆仁苦口婆心的劝了很久,这才让甘宁答应只是先到锡兰附近,期限是订在两年;三是陆仁一直在想办法先从中原一带抽调人口来夷州,主要就是想保证一定的汉族人口基数,而这么做的目的可能有些让人不知所谓‐‐他是想避免外族人口过多反到会导致夷州的汉人被外族给同化掉……
&ldo;唉……难那!&rdo;
刘看着陆仁在那里不停的摇头,最后蹦出来这么句话,笑道:&ldo;义浩,可是在为人丁不足之事而忧心?&rdo;
陆仁点点头。
刘道:&ldo;你一直是在从河北、徐州一带收拢流民并转运至此,另外也有想过以夷州出产之物去曹公那里交换降俘,此计本无不可。只是海路转运千里,往返常常就要半年时间,且海运人口终究有限,现在至多不过一趟三千。而且流民的收拢也比较难,一般来说北地流民都会迁往内陆的青、扬、荆这几州求食,真正会迁往沿海一带的少之又少。如此算来,一年能从北方迁到此处两趟四千人都很难得了。&rdo;
陆仁道:&ldo;是啊,这确是我的失策。&rdo;
刘道:&ldo;智者千虑,终有一失,义浩也不必介怀。我这里到有一策,义浩要不要听听看?&rdo;
&ldo;哦‐‐!&rdo;
陆仁赶紧用力的拍拍桌子,让厅中众人都安静下来,大声道:&ldo;太守有何良策,我等洗耳恭听!&rdo;
刘见厅中众人的目光都投向自己,干咳两声清清喉咙,心里也知道这是自己获取大家信任的一个机会。&ldo;我不能让义浩总是护着我啊!&rdo;
第二百一十四回未见之的
说刘在例会上打算为夷州人口一直不足的问题献上儿厅中安静下来,刘不是马上说出自己的想法,而是向陆仁问道:&ldo;义浩,你一直是从北方转运人丁至此,那为什么没有想过就近去南海、山越等地招纳人丁?&rdo;
陆仁连连摆手道:&ldo;嗨‐‐我怎么会没想过?你当我在泉州立的港岸是个摆设啊?兴霸上次也在泉州附近招纳了两千多人过来的。只是我迟迟不在南海、苍梧、山越这些地方下手也确有我的苦衷。&rdo;
刘道:&ldo;愿闻其详。&rdo;
陆仁整理了一下思绪道:&ldo;这几处地方要说人丁是能招纳到不少,但主要是以山越部族为多。山越部族与孙权交兵数年,对我汉人心中有仇视之意,只怕是人还没有招到什么,我们就已经先和山越打起来了。其次嘛……说真的,我一直不在山越、南海诸地着手,就是不想引起孙权的注意。万一夷州渐渐富足的消息传到孙权那里,让孙权留下心,扫平山越诸乱之后发兵来袭,我这里就什么都完了。&rdo;
刘点点头,却跟着又摇了摇头:&ldo;义浩所虑固然有其道理,但你不觉得你虑之太过了吗?&rdo;
&ldo;虑之太过?&rdo;
刘道:&ldo;正是,义浩你虑之太过了。其实孙权与山越诸族交兵,虽能平,却难治,充其量不过就是与之相安无事而已。想要真正把山越、南海、苍梧等地归入治下,不费上个十年之功只怕根本不行。而在这十年中。义浩你能做多少事了?&rdo;
(瓶子按:根据《三国志吴书陆逊传》的记载,陆逊出仕后先任海昌屯田都尉,之后孙权采纳陆逊地建议,让陆逊去平定山越诸乱,这打了多少年的仗书中没有记载。不过陆逊回到建业与吕蒙图谋荆州时已经是建安二十四年。如果按陆逊于建安九年出仕,十一年去山越平乱来算,前后连打仗带治理有十二到十三年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