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仁又开始习惯性的抓头心道:&ldo;真的很奇怪啊!七万人马不是个小数目,按现时点的标准没有五十万左右地人口根本就养不起,而且没听说过袁尚手底下有哪个内政长才的。除非……&rdo;
甄诚这时接上话道:&ldo;大哥,北平的赵雷与高顺也有一些消息,或许与此事有关。&rdo;
&ldo;那还不快说!&rdo;
甄诚道:&ldo;应该是在袁尚刚被袁谭逐至北平时起吧,据说那时袁尚就与乌丸蹋顿有所接触,与蹋顿各派出过万的人马并成一队,前往了北平以北的扶余、高句丽这一带,但是他们去那里干什么就不得而知了……&rdo;
陆仁大吃一惊,急忙翻开地图查看。只是大汉疆域的地图并没有这一地区,陆仁赶紧另取出一草绘的全图,只是这图并不怎么准确,但提供大概的位置还是足够地。
指点着图中地地方,陆仁呐呐自语道:&ldo;扶余、高句丽这一带嘛……大兴安岭这片地区?袁尚怎么会想起来跑到那里去啊!&rdo;
刘奇道:&ldo;这个大兴安岭我可从未听过。不过从位置上来看,那里不是漠北的苦寒之地吗?&rdo;
陆仁神色郑重的摆了摆手道:&ldo;那里地确是苦寒之地,每年未曾入冬便会有大雪降下。但据我所知那里的土地肥沃,春雪初消时若能抓紧时间进行农耕,至秋大收不是什么难事。而且大兴安岭这片地区资源丰富,若是能善加利用必能事半功倍……真的是奇怪了,袁尚这个公子哥怎么会知道这片地区的?在现在的世人眼中,这里根本就是不毛之地啊!&rdo;
刘瞥了陆仁一眼,心说你又是怎么知道的?其实陆仁能不知道吗?北方北方北大荒,北方北方北大仓,这首歌当年也火过老长一段时间的。陆仁当初在曹操手下为官时,也有过等曹操平定河北后,请曹操去开发北方区域的打算。别的不好说,但大兴安岭一带的林木资源在当时是能用&ldo;恐怖&rdo;这个词来形容的。而陆仁想建议曹操发展海运,大量的林木资源不可或缺。
都沉默了一阵,刘开口道:&ldo;如此一来或许就能解释袁尚哪里来的钱粮供给大军。闹了半天他在极北之地早就另起根基,且有乌丸游骑助他掳掠周边部族的人口为奴,不愁新城不成。&rdo;
陆仁摇了摇头,当时的农耕技术想开发东北地区的土地似乎还差了许多。或许要开田什么的总有办法解决,真正想不通的是袁尚到底是怎么会知道这样一片区域的。难道说是他自知南下无望就派人去北方探查过?那这还是袁尚吗?
用力的甩甩头,已经发生的事去想这前因似乎也没什么意义。考虑了一会儿陆仁问道:&ldo;子阳,你看我们是不是帮一帮曹丞相?&rdo;
刘笑道:&ldo;义浩怎么会想着帮曹公?曹公他可差一点就要了你的命的。&rdo;
陆仁道:&ldo;其实帮他也是帮我们自己。曹操平定河北之后,河北局势才会逐渐安定,我们的商路也能渐渐稳定。说真的,我们总不能只靠贩卖衣甲器杖来牟利,而河北局势若不能稳定下来,当地出产的各类夷州所需物品会极不稳定,对我们夷州的发展也大大不利。最重要的是我不想看着北方还是这样混乱下去,北地异族的劫掠不断,受苦的还是下面的百姓。河北平定之后,有曹操挡着这些异族总是件好事。若得机遇,我们不也一样的想进讨五胡吗?边疆一带的局势是否安定对我们也很重要。&rdo;
刘道:&ldo;那你是想调兵去?按你订下的大略,夷州军力维持在自保有余,进取不足这个标准,可你现在的自保军力都不甚充足。&rdo;
陆仁双手一摊:&ldo;所以才问问你有没有办法啊!你是一流谋士啊!&rdo;
刘低头看图,沉吟道:&ldo;计策不是没有,只是……义浩你要作好下血本的准备……&rdo;
第二百二十四回当弃则弃
计策不是没有,只是……义浩你要作好下血本的准备
说完这句话,刘直视陆仁,看陆仁会是什么反应。
陆仁听到&ldo;血本&rdo;这个词的时候马上就楞住。刘作为一流谋士个性偏向于稳妥,而这种人说出&ldo;血本&rdo;那就肯定是真正的血本。犹豫了一阵陆仁道:&ldo;先说来听听,我想看看这个&lso;血本&rso;我承不承受得起。&rdo;
刘对陆仁的举动微微点头表示满意,指着地图道:&ldo;易京是进取北平的要道,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袁尚在此驻有重兵,只要他不出大错曹公是很难近前半步的。而曹公在河间驻兵对峙,就是在耐心的等待击破易京的机会。就兵法而言此举中规中矩,拼的是谁更有耐心,谁先露出破绽……&rdo;
陆仁赶紧摆手道:&ldo;子阳子阳,你说的这些我虽说不懂什么兵法也看得出来,还是直接切入正题吧。&rdo;
古代文士大都有这样一个毛病,就是一有能演讲的机会多数都特别能说也特别想说,刘也一样的不例外。这会儿稍稍有些不满陆仁没让他大喷口水:&ldo;义浩,你能不能让我说完?我的意思是双方在易京对峙乃是&lso;以正合&rso;,想胜则必须用奇。只是以目前的局势,单单是曹袁两方的话都很难出奇至胜。&rdo;
陆仁用心听了刘的这番话,最后那句&ldo;单单是曹袁两方&rdo;让他心中一动,问道:&ldo;那我又当如何介入?&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