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诸葛亮已经回到了刘备的身边,见刘备望着江东的方向出神,已经猜出刘备心中所想,便出声问道:&ldo;主公可是在想陆仁在信中最后提及之事?&rdo;
刘备缓缓的点头,沉吟道:&ldo;先生,陆仁在信中提及要我征询你的意见。先
意下如何?&rdo;
诸葛亮道:&ldo;据实而言,陆仁此策与亮不谋而合。眼下曹公占据荆襄,主公四方无路,唯有与江东合力抗曹,方能重夺荆襄以图王霸之业。&rdo;接下来诸葛亮把当中地好处分析了一下,比如曹操兵败刘备就能重奔荆州,孙权若败刘备还能趁乱取江东之类的,这些与历史上没什么分别。
刘备听罢之后信心大振。不过在片刻之后刘备又陷入了沉思。问道:&ldo;备现在只有一事不明。就是陆仁他为何会如此?想他自到夷州之后,对曹贼多有大助,似是与曹贼同流合污;可是他大败孙权之后又遣使与孙权讲和,并不像是会相助曹贼图谋江东;于备这里他虽说逼走了徐元直,但看信中之意又愿意继续助备……他到底是想干什么?莫不是想在备与孙权合力抗曹之时暗袭江东之后,好让曹贼能一举击破备与孙权?&rdo;
诸葛亮摇了摇手中的羽扇应道:&ldo;非也!主公,若是在早些时候。亮也猜不透陆仁到底是何居心。不过这几番的事情下来,亮已料知陆仁心中真意。&rdo;
&ldo;他是何意?&rdo;
诸葛亮沉声道:&ldo;陆仁之心,全在一个&lso;利&rso;字。&rdo;
&ldo;利!?&rdo;
诸葛亮点点头:&ldo;不错,他想借诸候之争,从中取利。主公,陆仁在夷州与中原各处行商互市,当中获利最丰且诸候又不敢加以限制,甚至是期望越多越好的。是夷州出产的各类衣甲器仗。陆仁以此来打通商路。又能把夷州出产的其他货物贩运而至,各地诸候为了加强武备,对其他的商贸之物也不会去管什么。也就这样。他地商贸自然会越做越大。但是他如果全力相助一方诸候,固然有机会让这诸候凭借强大地财力扫平天下,只是在扫平天下之后对武备需求必会下降,诸候也就有了能限制他陆仁商贸地机会。或许他能成为天下第一家,但也一样会担心会成为诸候首先要除去的目标。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陆仁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又自知自己不是能称霸天下的人物,所以就选择了多方扶持……换句话说,陆仁就好比是把各方诸候当成了可以给他挡风的大树。&rdo;
早年陆仁与诸葛亮见面的时候就发觉诸葛亮的见解完全超出了这个时代,因此陆仁的想法诸葛亮也是最能够想明白地人之一,只是并不怎么全面而已。现在诸葛亮想明白了这些,再转告给刘备,刘备虽说不能算完全理解过来,却也能明白一些。
刘备沉吟道:&ldo;换句话说,陆仁一定会在背后支持备与孙权抗曹一事?因为他就是想让我们各方诸候对峙,他好从中取利?&rdo;
诸葛亮点头道:&ldo;然也。所以主公现在不要去理会陆仁如何,早作如何与孙权联合的打算方为上策。亮不才,愿请命亲往江东一行。&rdo;
刘备急道:&ldo;不可!元直方去,先生现在就是备之股胘,早晚都要与先生议论大事,不容有失!使臣一事,依备之见还是另选他人为上。&rdo;
诸葛亮道:&ldo;主公,不是亮恃才傲物,确实是眼下只有亮去才有希望。大局为重,主公放亮一行便是。只是现在还要等一个机会。&rdo;
刘备奇道:&ldo;机会?&rdo;
诸葛亮点点头:&ldo;曹公大军压境,势逼江东,江东马上便会有使来此了。&rdo;
‐‐‐‐‐‐
曹操在襄阳计点兵马军需并传檄东吴;刘备在江夏等东吴的使节;孙权帐下两派开始了降与不降的争吵。赤壁之战的前奏如何先不去理他,这会儿的徐庶正在几个陆氏族人的陪同下,快马加鞭的从陆路赶赴泉州。
离泉州越近,沿途地景象也越令徐庶吃惊。早些时候要穿过江西南部地群山,然后进入福建南部,再取平坦好走的道路直奔泉州。初时是没什么特别的,但是当走近泉州地关口时,徐庶才猛然想起来一路上的人是越来越人,而且都是推车挑担牵家带口的流民,显然是要迁往泉州去定居。等到进入泉州城,泉州城发达的景像让徐庶叹为观止。现在的泉州人口是还不及襄阳,但是单从繁华程度已经不亚于襄阳这样的大城市了。
&ldo;陆仁理民之才果然名不虚传!只是……&rdo;
几匹马行至泉州府衙,陆氏族人先行入内禀报。不多时两个文士装束的人赶出门来,当中一人见到徐庶便微笑道:&ldo;元直,一别多年,一向可好?&rdo;
这个微笑很自然也很亲切,只是在徐庶的眼中,说不出的可气、可恨……
第二十四回吸血山蝠(上)
元直,一别多年,一向可好?&rdo;
陆仁的脸上挂着微笑,带着刘一齐迎出门来。这微笑本是很自然的笑,只是望见徐庶的那张臭脸,自然的微笑就变成了尴尬的强笑。
徐庶板起了脸,向陆仁恭身一揖道:&ldo;草民徐庶,见过陆夷州。这位大人可是将夷州牧一职让于陆夷州的刘刘大人?&rdo;
刘不愠不火的回了一礼,客气了几句之后开始细细的观察徐庶。看了有一会儿,刘在暗中微微的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