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阿不大再次派阿不北带领了一千族兵去孟获一族收取供奉。
却说阿不北来到孟获领地,因为自恃兵多。而且背后有着全族战力的撑腰,狂妄尊大不可一视。在他的心里。依旧认为孟获根本没有实力去反抗阿不氏一族。但是他想错了。他才刚刚进入孟获的山寨,狂妄的喊出来收取供奉。且不理会祝融婉言解释今年的粮米还没有到收取的时候时,孟获山寨里的各族族长已经脸色大变。再听到阿不北叫嚣着要把邓艾先借给孟获一族的粮草先收去一半,孟获与祝融已经忍无可忍,抽刀下令道:&ldo;大家都听见了吗?阿不氏一族这根本就是在把我们往死路上逼!我们再不反抗就是死路一条!大家动手吧!&rdo;
这其实是一个命令,一个邓艾交待给他们地暗号。邓艾先前已经向孟获他们说得很清楚,阿不氏一族在了解到孟获这里的情况之后肯定会有所举动,如果这个时候再不动手而让阿不氏一族收去一半地钱粮地话,已经失去邓艾从陆仁那里得来的暗中支援地孟获一族就再也不可能有出头之日。而且不仅是孟获一族,其余已经联盟的宗族也同样逃不过灭顶之灾。
杀戳的命令既下,早已埋伏好了的孟获族战士纷纷冲向阿不氏的那一千族兵。阿不氏族兵在啐不及防之下,一个时辰不到就全军尽没。
而阿不北那颗血淋淋的头颅,早已经被孟获拎在了手中。
五里外的邓艾山寨,邓艾在高高的了望楼上用望远镜在观察着这一切。见战斗终结之后,邓艾舔了舔嘴唇,唤过贴身的三个亲兵吩咐道:&ldo;你们三个,马上从小路赶回交址去禀报师傅,就说……这里的战事已经开始了!&rdo;
第七十三回计成八九
不氏一族的议事厅中,能说得上话的人围坐成一团。正在失声痛哭,因为摆放在众人面前的,是从孟获一族放回来的几个被俘族兵带回来的阿不北的人头。
痛哭声中,阿不氏一族的众人心里都明白,孟获此举就是在向阿不氏宣战,两族间已经积压了几十年的仇恨,看来现在是要全部暴发出来了。
阿不大痛哭过后,愤然下令全族动员,集中全族能够战斗的族兵去和孟获一族决一死战。此外阿不大还采用了阿不明的建议,向周边地区臣服于阿不氏一族的小宗族下令调集战力。数日之后,阿不氏一族集中了几近两万的兵力,浩浩荡荡的杀向孟获一族的领地。
‐‐‐‐‐‐
&ldo;多少?两万族兵!?&rdo;
这个消息早有人打探来报知给孟获与祝融这一众人。虽然说都早就有了些心理准备,但是听到阿不氏一族足有两万人时,这些人仍旧吓了一大跳。这个数字比他们最初算的要多出许多。
大惊之下,董荼那和阿会喃有些心里没底,必竟孟获一族的联盟现在全族动员的话最多也就是三千战士,况且马上就要进行秋收,这仗一打起来就势必要集中所有的青壮应战,那田地里大批的粮米可就没人去收了。
报着这种心态,董荼那与阿会喃就有了暂时求和停战的提议,而孟获、祝融、金环三节则坚决要进行抵抗。双方就这样各持已见。争论不休。
正争议得面红耳赤地时候,一个清亮的嗓音打断了他们的争论:&ldo;都不要争了!这一仗是非打不可的!而且阿不氏一族全力进军的话,数日便可赶到,不早作防卫与等死无异!&rdo;
众人向楼门望去,见是邓艾与水灵双双而至。此刻的邓艾虽然仍旧是一身汉人的文士装束,但是脸上因为冷静而勃发出来的英武之气让人不敢相信他仍然是个不满十六岁的少年。此外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地方,就是邓艾与水灵地手一直是牵在一起的。
因为上回那档子事,孟获与祝融早就把邓艾看成了自己人,现在见邓艾赶来就如同看到了救星一般,急急的上前问道:&ldo;邓小哥。现在事态危急,不知你有何高见?&rdo;
邓艾环视了一眼房中众人,再望望身边的水灵,斩钉截铁的吐出一个字:&ldo;战!&rdo;
薰荼那犹豫了一下道:&ldo;邓小哥,阿不氏一族之兵足有两万,而我们不过三千之数,又要赶着收获今年的粮米收成……&rdo;
邓艾道:&ldo;求和是绝对不可能成功的。各位不妨试想一下前番阿不北来此时是什么情况,明明还没到收获的时候,他们就赶来收取供奉,还逼迫你们把我暂借给你们的粮食也交出一半。这根本就已经是在对付你们。其实这一次的供奉交与不交,阿不北地那一千人有没有被杀,阿不氏都会作出现在这样的事来。双方之间的这一战本来就是不可避免地。既然不可避免,就应该趁着现在我们还有足够的实力去和阿不氏拼一拼。如果现在求和,就算阿不氏一族肯应允,也势必会把我们的粮食财物劫掠一空,因为这样他们才能够一绝后患,说不定他们还会做出更过份的事来……比如,强行掠去我们的青壮为奴。掠去大量的年青女子为婢。真要是那样,你们认为以后还会有机会与阿不氏一战吗?&rdo;
邓艾的这番话句句在理,主张投降议和地一派也找不出反驳的理由。各自沉默了一阵,薰荼那道:&ldo;可是我们只有三千人战士,又要收取今年的收成……&rdo;
邓艾目视水灵,水灵会意,取出当初的那份地图在众人面前展开。邓艾上前指着地图解释道:&ldo;其实很早的时候我就担心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所以特地要求孟获族长务必要先抽调出人力去周边的几处要点设防。你们看,此处的周边有两条主道和三条小道。都早已经修筑好了相应的防御工事。当中地三条小道不打紧,敌兵一多根本就施展不多。最多也只是能容两三百人偷袭而已。而我们在已有防御工事的情况下,三处小道只消各调一百人小心应付便可守住。至两条主道。南面地那一条对阿不氏一族来说较远,他们如果想从那里进攻还得绕上两天左右地路程,再者对阿不氏一族来说,他们的兵力是我们地数倍,有恃无恐兼之盛气凌人之下必不屑去分兵绕道,只求集中兵力全力攻破一处而已。所以南面的主道只消先调三百人去守着,万一阿不氏一族初战受挫而分兵绕道我们也极易察觉,增加南面主道的兵力也完全来得及。&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