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前宛城守将曹仁收到了许昌城里传来的消息。说献帝逃离许昌,赵云在许昌北门大闹了一番。连带着四公子曹植也失了踪,多半是被赵云一伙人给劫走了。有了这些情报情况也就再明显不过,肯定是刘备暗中派了人来许都救献帝,奔逃的目的地除了荆州亦不作他想。
因此曹仁下令宛城与樊城一带地曹兵不论昼夜,一定要严加盘查,此外在樊城到新野这一段地紧要之处更是随时随地都会派出巡视的轻骑,一但发现有什么不对劲地人先抓了再说。这三千轻骑就是在这一带巡视的骑兵部队,原本他们是打算到了博望坡附近就分散开来巡视的,可是一发现稍远处有百余人正在趁夜奔逃,用脚趾头都能想到对面的人肯定不对劲,于是兵也不分了,直接就向徐庶的队伍追袭过来。
谁都想立功,可是战功是要碰上机会再去争的。眼前既然有立战功出人头地的机会,这些曹兵又有谁不想争过来?只是争功之心一起,三千轻骑自然就有快也有慢……实事上这三千骑本来就是要分成好几队,每一队的统辖之人也各不相同,心念不齐也属正常。
赵云那可是精于骑兵战法的人,一开始凭借着丰富的骑战经验判断出曹兵数量的多少,紧接着他便从已经有些凌乱的队型上分析出了对手的心态(咳……洞察特技)。而曹兵争功心切的心态直接导致了整体的队型十分凌乱,冲在最前面的骑兵相对又较少,这就正好给了赵云与白马义从们夺马反击的机会。
三十来个精锐的白马义从分成了两组,一组张弓搭箭,另一组则握紧了手中的兵器伺机而动。赵云自己也拉好了弓,眼光在渐渐接近的头排骑兵中搜索着。很快就有一匹白马被赵云看中,大声授意道:&ldo;射人留马!头前第三骑的那匹白马,我的!&rdo;
&ldo;诺!&rdo;整齐划一的领命声。
曹军轻骑仍在渐渐的接近,而且因为马匹的优劣不一,彼此间的距离也相对拉开了不少。最前面的大概是十六、七骑,虽然查觉到了面前的三十来人中有一半人已经张弓搭箭,却并没有放在心上,狡猾一点的也不过就是伏在马背上准备避箭而已。必前十几支箭对他们来说简直是一点威胁性都没有。
可惜,若是换在平时的冲锋陷阵,他们的做法的确没错。可是这三十来个白马义从是赵云苦心训练了多年的精锐中的精锐,可以说马战、枪术、箭法都尽得赵云真传。
&ldo;两百、一百八十、一百六十……&rdo;
赵云在心中默数着对面轻骑的步数,到七十步左右时赵云猛然大喝道:&ldo;放箭!&rdo;
十八支羽箭应声射出,竟无一虚发,十八名曹兵几乎是同时中箭落马!
&ldo;后队夺马!&rdo;
赵云在箭射出之后便把弓扔向了一个射箭的白马义从,方才倚在怀中地长枪亦早就握在了手中。向着先前看中的那匹白马冲了过去。马失其主仍向前奔出许多,眼看就要撞到赵云地时候。赵云向边上侧了一下闪身避过,枪交右手左手疾探。一把就抓住了马缰绳。也不用把马带住,随着马势快跑了几步猛然一个大跳,就此便跃上了马背。
举枪纵马,赵云最先向后面追上来的曹兵轻骑冲杀过去,仅仅几个起落间又有数名曹兵被赵云挑落马下,另一边抢到了马匹地白马义从又夺下了数匹战马,掩护着开始射箭的白马义从纷纷上马。片刻之后三十名白马义从全部都骑到了马上……而这一切前前后后不过就是几分钟的事。
上了马背的白马义从才是真正的白马义从。这时才会显现出完整的战斗能力。眼见白马义从已经全部都夺马成功,赵云一枪击退跟前的几骑曹兵,打出一个响亮地呼哨发出命令。
白马义从接到了命令。再看赵云一马当先,带领白马义从自边侧擦过曹兵正锋,稍稍拉开些距离避开曹兵之后绕了个小圈,马上就重整好了队型再度向曹兵冲杀过来。
&ldo;常山赵云赵子龙在此!尔等无名鼠辈,纳命来!&rdo;
黎明前地天空中响起了这雄浑的喊声。三十余骑白马义从竟然和三千曹骑正面对冲了起来。在已经稍显明亮的天色之下。冲在最前面地白马银枪赵子龙格外的显眼,枪尖所指处必有曹兵要害中枪落马。回锋横扫间亦会有数骑被荡落马下,一条银枪所迸发出的凛凛寒光,就连那冬末寒月望见后都有些黯然失色。
如果是从半空中鸟瞰战场便不难发现,赵云是领着白马义从呈&ldo;&rdo;型在冲杀,既然避开与对方骑兵的完全正面冲突,又能从骑兵侧面防卫稍差这一缺点下手。三十对三千,一比一百的实力对比,本来是毫无悬念地对阵,现在却成了赵云与白马义从们地冲阵表演。三十余骑,硬是把三千骑打得几近陷入混乱。
&ldo;是赵子龙!真的是那个常山赵子龙!&rdo;
宛城与樊城一带地曹兵怎么可能没听说过赵云的名号?就在这三千骑当中还有不少人都认识这位新野、长坂两役打得曹兵丧胆的英雄。不要怀疑什么,不管是什么时代的战争,不管是冷兵器还是热武器,一个有着显赫声名的将领都能够让与之交锋的敌手为之胆寒。
刺入、拔出;再刺入,再拔出……平时的赵云恭谦有礼,但是战场上的赵云却是一个死神!反复冲杀间赵云与跨下的白马早已被曹兵的鲜血染成一个血人,说不出的惊恐骇人。杀气腾腾之下,赵云与白马义从所到之处曹兵根本就不敢稍阻其锋。如果说刚才曹兵还只是被赵云打得阵型凌乱的话,那么现在的曹兵就真的已经陷入混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