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全速前行!务必要在对方继续投石攻击之前抢入敌军阵中!&rdo;这是吕蒙唯一能下达的命令了。现在地情况是不可能掉头回航的,唯有尽快杀到敌船的身边登船强攻。让对方的投头架失去用武之地。
冒着漫天的石弹雨,东吴战舰已经快要接近夷泉船阵。就在此时,夷泉水师扔出来的石弹却变成了酒精燃烧弹。随着东吴舰船越来越接近。中炮着火者也越来越多。而且到现在已经不只是吴军战阵的前排,连船阵的左侧也有不少船只中了招‐‐避开东吴船队的冲击正锋之后,夷泉水师的大多数战船掠到吴军船阵地左侧,进入了侧舷的最佳火力打击角度。这样不打那什么时候打?
数轮弹雨过去,东吴战船约有三分之一已经着了火,海面上到处都是冲天火光。这是在白天,如果是在黑夜,说不定这一带的海面都会被火光染得通红。
&ldo;加速冲击!船只受损者更要加速夺取敌船以自救!&rdo;这是吕蒙。
&ldo;前队避开吴军正锋,继续以石弹、巨弩击伤敌船!后队火速向正南方转向,尽可能的拉开与吴军舰船的距离。不与吴军拼舷接近战!&rdo;这个是凌远。
凌远不止一次被陆仁提醒,按旧式地水战方式,夷泉水师远远不能和东吴精于登船肉搏的精锐水军相比,而且按照旧式的水战也不能发挥出夷泉战船远程攻击武器上的优势。其中对凌远影响最深的就是如何抢夺上风进行作战,这和原有地水战方式地抢风位置完全掉了个个儿。
旧式水战。双方谁处于顺风攻击的位置,谁就占有绝大地优势,因为逆风的一方在船只冲击力度上远远不够。可是陆仁的远程攻击武器一出来,却是谁能够处于上风的位置谁就有优势。玩过《大航海时代》系列的人都该知道,在船只性能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海战时谁处于上风的位置。那么在攻击对方时便可以采取z字型走位,再用字战法很轻松的以侧舷强火力攻击追击的敌船。凌远在受到陆仁的启发之后。进行过大量的实战演练,后来甘宁归来的那段时间里,二人也各领水师进行过对战,完全证实了陆仁提出的战法的合理性。
与吕蒙的对阵,初时凌远已经看出了吕蒙想抢回顺风战位的想法,这也和吕蒙的旧式战术有关。于是凌远故意处于正西面看似稍处逆风的不利战位。等到吕蒙舰队一发动攻击,凌远马上就改为上风远程战术,借此来大占便宜。现在的战况,可以说就是旧式战船与半新式战船(因为没有海战火炮,所以只能称为半新式)、旧式水战战术与新式水战战术之间的较量。至于结果,完全可说是夷泉水师方一边倒。
各位可有看过一些与大航海时代有关的电影电视?有的话,应该对那种舰队不停的围着目标转圈并加以火炮攻击的场面不陌生吧?现在凌远所率领的夷泉水师也是在做这种事,只不过绕的圈要大得多,必竟要攻击的目标也大得多。
投石、放箭,再投石,再放箭……夷泉水军的攻击手们反复而快速的重复着这些攻击动作,而整个吴军水师的左侧翼被掠阵而过的夷泉水师从头打到尾,却连对方的边都摸不到。吕蒙在帅船上气得顿足垂首,偏偏一点办法都没有。身为一个精通水战战术的人,他又曾几何时被人打得如此郁闷过?
此刻的凌远在虎鲨战舰上强行压制住心中的兴奋,极力保持着应有的冷静,用望远镜观看夷泉水师是如何虐待吴军水师的战况。打了一阵,凌远重重的哼了一声道:&ldo;哼!水战?若真是临江水战,我们夷泉水师的确不如吴军,但是这里是大海!江河水战,夷泉水师不会有如此广阔的迂回空间,但是在毫无阻碍的海面上,却正是我夷泉水师的用武之地!&rdo;
&ldo;将军,前排战船已经驶过敌阵,请下达下一个命令!&rdo;
凌远又扫了几眼,冷哼道:&ldo;向东北方向再驶出五里,抢回顺风战位后掉转船头……吕蒙,就让我用旧式的水战战法来彻底的击败你们东吴水军!&rdo;
第一百一十一回海上大战(下)
一边是大火中的混乱,另一边是从容不迫的掠过敌阵抢回了顺风战位。
东吴一方,吕蒙查觉到了凌远的意图,急令舰队再向前开出一大段距离,一边让着火的舰船救灭余火,一边让全舰队开始调头重新列阵。至于一开始本来能切割下来的夷泉水师阵角的三十余只舰船,此刻早就已经向正南方开出了老远,东吴水军根本就追击不上。借此吕蒙也判断出夷泉舰船的航速高出东吴舰船许多,想顺风向西南方向逃避开凌远的主力舰队的追袭是不太可能的。与其如此,不如干脆掉回头来和凌远硬拼一下,兴许还有机会取胜。
凌远这边是向东北方又开出了数里,然后才开始掉转船头重列船阵。这回列的并不是锥行,而是鱼鳞。前排夷泉水师的大型、重型战舰一字排开,船头的锋利撞角在阳光下闪闪生辉。此外几乎所有的大型战舰都向船只的左右两舷各放下了一只小船,这种小船周身上下几乎全被铁皮与硬革所包裹住,唯一的攻击武器只有那个尖锐的船头,却是陆仁与马钧合力搞出来的专业撞击船,船只系列名为‐‐金枪鱼。(就是鼻子老长,像一杆长枪的那种鱼)
凌远的虎鲨战舰战位在最前排的正中央。看看水师战阵已经布好,凌远忽然爱惜的抚摸了一下身前的护栏,呐呐自语道:&ldo;虎鲨,虎鲨,自你下水至今已有数年,可惜一直没有什么战事让你大显神威。今日一战便是你威振四海的日子,可别令人失望了。&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