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当然不会!孤誓死也要保全江东基业!&rdo;
陆仁道:&ldo;那就是了,你来惹我干什么?把我惹毛了对你真有好处?我陆仁若在,对你江东只有助力,并无威胁,我也不止一次的向东吴明言,我对东吴领土没有半点兴趣,是你孙仲谋一直盯着我这里不放。我想这回你的苦头应该吃够了吧?这次如果不是我借兵给郡主相助东吴,你现在能坐在这里和我面对面的喝酒谈事?孙仲谋啊孙仲谋,你应该回去好好想想,在现在的这种局势之下,与我这个不会进犯你江东寸土的人为敌,到底合适不合适。&rdo;
孙权怒道:&ldo;你居心叵测,奸计不断,谁敢信你!?&rdo;
陆仁仰天大笑道:&ldo;居心叵测,奸计不断?孙仲谋,你不妨看看我的水师,再想想我的兵力,还有我背后的国力!我真要动你东吴,你认为你能挡得住吗?就算我不够,以我和刘备、曹操之间的关系,派个使者过去,许以平分江东土地,你自己再想想曹操、刘备会不会欣然出兵!&rdo;
这话一出,孙权可真的无言以对。
陆仁再饮一杯,平静的向孙权道:&ldo;孙仲谋,你心中所虑者应该还是我柴桑陆氏手中掌控的江东民生命脉吧?鲁子敬不是给你提过一条很有用的建议吗?你如果采纳,可能十年左右我的柴桑陆氏便会在你江东再无用武之地,而且这种温和的手段不会给江东带来什么危害,是你自己目光短浅,心中又看不起商人的作用,因而险些让江东陷入大难……我现在就给你一个机会,我们就以十年为期,十年中江东与夷泉不起兵革,你也可以采纳子敬的提议去强化孙氏的家族经济。十年后我们再看看,你是不是真的会有能动我的实力。&rdo;
孙权阴着脸瞪定陆仁:&ldo;此话当真?&rdo;
陆仁笑道:&ldo;真不真自己去想,那些所谓的起誓只对君子有用。&rdo;意思就是你敢违反就是自认小人。
孙权拍案而起:&ldo;好!孤便与你一赌!回吴后孤便诏告江东!&rdo;
&ldo;吴候要走了是吗?那,恕陆仁不远送。&rdo;
&ldo;哼‐‐&rdo;
孙权气鼓鼓的带着那些跟班下船,不过留下了鲁肃来谈买船的事。陆仁这边有糜贞和甄宓顶上去。
回到舱中,貂婵有些担心的问道:&ldo;义浩,这样真的好吗?&rdo;
陆仁躺到了床上,闭上双眼道:&ldo;有什么不好的?如果孙权肯真的去重视商业与手工业的发展,不再重视那些迂腐的旧有言论……老实说,这才是我想要的结果。单单是我一个人……好累!没有刀兵的战场,虽然不会流血不会死人,可是同样的惊心动魄。稍不留神,就是满盘皆输……&rdo;
第一回
汉,建安二十二年春,三月初。
自建安二十年,陆仁、孙权、曹操这三家一场错综复杂的大战至今已经过去两年。这两年应该说是很平静详和的两年,至少对陆仁与孙权来说是很平静的。
我们的猪脚陆仁此刻正躺在府中花园的吊床上优哉游哉的看着书,一旁的凉亭中陆仁的二女儿陆雨正在细在的煮茶。一阵阵的茶香袭来,陆雨把煮好的香茶递到陆仁的面前:&ldo;老爸(没外人,陆仁让几个子女这样叫的。虽在三国时有些不论不类,但陆仁觉得这样叫有些亲切感,而且能时刻提醒自己本不属于这个时代),请用茶!&rdo;
陆仁把书放到胸口,接过陆雨的茶细品之后笑道:&ldo;好茶!在夷泉各州,论茶艺应该没有人能超过我的宝贝雨儿了。&rdo;
已经十五岁的陆雨嘟起了嘴道:&ldo;老爸就会哄人!你让我试着编写的《茶经》你已经反反复复的看了两天,到现在却一句评价都没有!一喝到茶也就会说一句这个哄女儿开心。&rdo;
陆仁哑然笑道:&ldo;雨儿,别真把你老爸当成什么都懂好不好?这本《茶经》我看得只不过是一知半解,你让我来评价本来就找错了人。依老爸之见呢,你给你蔡姨娘看才最合适。&rdo;
&ldo;哼!&rdo;陆雨撒娇一般的哼了一声。&ldo;启禀主公。济州来使陆逊陆伯言请见。&rdo;
&ldo;陆逊?&rdo;陆仁楞了一下便反应过来,心道:&ldo;又过去了一年。陆逊是该从济州送东西来了。&rdo;
翻身下床,哄着陆雨先去忙自己地事,陆仁赶去客厅和陆逊见面。这两个&ldo;同宗兄弟&rdo;见面也不用客套什么,直接就在廊下找了处干净的护栏坐下。
&ldo;伯言,这两年在济州那边混得怎么样?&rdo;
陆逊随意地笑了笑:&ldo;还不错啊。兄长,这次我带来了黄金三千斤,白银一万斤,还有各类的北方土特产。清单我已经交给了甄、糜二位别驾,请她们清点入库。兄长是不是迟些去过目?&rdo;
陆仁摆摆手道:&ldo;不用,有她们管着我放心。老实说,这两年我已经很少亲自理政,多数时候是让风儿和粲儿(荀么子,陆仁的四徒弟)一边学习一边打理。林雷你可别小看这俩小毛头,很多时候这俩小毛头处事的能力连荀公都叹为观止。诂计再过个十年八年的,我都可以安心退休了。&rdo;
陆逊哑然道:&ldo;兄长今年才不过四十四岁。正值精壮之年,怎么忽然就有了引退之
陆仁笑道:&ldo;如果当初我不是决意要做出一番大事,可能我早就带着一家老小远遁去了海外小岛。这一下子就是多少年过去,偶尔我会想起当初的想法也在情理当中。所谓事在人为,我也知道我该做些什么,就是一时心动发发感憾而已。不过说真的,尽早让风儿接受历练,多学些东西也是好事。明年风儿满十六岁要行冠礼,伯言你是不是明年春天再来一趟?&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