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猛的一拍桌子,喝道:&ldo;不错!孤虽寡智,但胡虏奸计又岂能瞒得过孤?孤引兵至此,本欲为我汉室江山扫除贼虏,并非为与曹操一争长短而来!胡虏占我州郡、杀我子民、淫我妇人,此仇不共戴天!胡虏使者,两军交锋不斩来使。尔可速归告知巴尔奔,教他洗净颈间,等着孤的利剑斩下他的头颅!&rdo;
胡虏使者大惊失色,还没来得及再说点什么就已经被刘备的卫士乱棍打出帐去。再看刘备在大帐中危襟正坐,向帐中群臣正色道:&ldo;孤与曹贼之争,乃家人之斗也;而与胡虏之战。是为国之大义。若孤不顾天下大义,不顾我汉室子民,执意与曹贼在此时拼个鱼死网破。我汉室子民必为胡虏所害!各位,攻取长安之议自现在起再不去提,待孤将胡虏尽皆驱逐之后再议不迟!如有违令者,斩!&rdo;
一开始赞同联合胡虏地人都没了声音。刘备现在已经是下定了决心与胡虏决一死战,别的话多说无益。
刘备又转头向诸葛亮道:&ldo;孔明,孤十万大军已至此地,下一步该如何?总不能马上就留回汉中吧?&rdo;
诸葛亮道:&ldo;胡虏已占据安定。主公当火速派兵遣将。先令一将急攻安定。另遣一将取小道当住安定北面道口,不教这几万胡虏归返北地。若能一战尽灭这数万胡虏,必然天下震动!&rdo;
刘备点点头,向帐中众将问道:&ldo;孤欲亲领大军急攻安定,谁人去堵住安定北面要道?&rdo;
张飞蹦了出来:&ldo;俺去!&rdo;
&ldo;好!翼德可速去调选军马。文长,汝可领军两万,依旧保守大寨。&rdo;
&ldo;诺!&rdo;诺什么诺,魏延心里可有点不高兴。这一个月来魏延对胡虏可鳖着一肚子的火,要不是一直在等刘备的军令。魏延只怕早就带兵杀奔安定了。现在有机会,却让张飞给抢了先,魏延能不郁闷?
&ldo;各去准备!孔明,随孤来。&rdo;
众官散去,刘备带着诸葛亮来到主帐。刘备缓缓的抽出了架上的长剑。摩索了几下问道:&ldo;孔明。可有两全之策?&rdo;意思很明白,就是有没有战据长安又不让曹操调兵回援。不令胡虏趁虚而入地办法。
诸葛亮轻轻摇头道:&ldo;主公视曹贼为终生大敌,反之曹贼又何尝不是如此看待主公?国难当前,主公又何必要与曹贼两雄相争而为外贼所趁?&rdo;
&ldo;两雄相争……&rdo;刘备凝视雪亮的剑刃,忽然想起了十几年前的一些事,沉吟道:&ldo;孤犹记得当初避难于许都之时,曹贼曾说出过天下英雄,唯孤与使君耳这句话。不论曹贼行事如何,他确实有着天下英雄之慨,孤亦常常自叹不如。如今胡虏进犯北疆,国难当前,曹贼为国家抗击胡虏,其子曹彰亦死于国难,近亦闻曹贼亲领大军赶赴北疆,终不负其英雄之名……曹操既能如此,孤又岂能甘落人后?也罢……孔明,劳你代笔,代孤写一封书信,着人送去曹操地手上。&rdo;
诸葛亮微微的怔了一下:&ldo;主公之意是?&rdo;
刘备背负起双手,正色道:&ldo;国难当前,孤与曹操家争无益。而现在的曹操兵力吃紧,于长安又要驻留重兵防备于孤,心力难齐……写封信告诉他,在胡虏未逐之前,长安孤不会打。再让他放开潼关、洛阳一路的关口,孤要亲统大军前去北疆,共逐胡虏!&rdo;
诸葛亮惊道:&ldo;主公不可!先不论曹贼不敢开放关口容主公入境。纵得入境,主公大军的钱粮军需何处着落?难道曹贼会一路供给?若是曹贼暗下奸计图谋则主公危矣,此为取险之道也。再者,主公若是顾及天下大义,于汉中息兵养民,让曹贼能安心调集兵力北击胡虏便足矣,长安若再有胡虏兵犯,主公出兵代曹贼击退便即可矣。如此亦可坐等曹贼与胡虏大战之后的疲弊之机……&rdo;
刘备望了诸葛亮几眼,问道:&ldo;孔明,你说曹操能有绝对的把握击退胡虏吗?&rdo;
诸葛亮想了一会儿道:&ldo;曹贼擅于用兵,其人亦多机谋,而胡虏只恃武勇,兵马虽众亦不足虑也……嗯?&rdo;
这一嗯刘备心头一紧。这么多年了,诸葛亮只要一嗯就表示发现了什么不对劲地事。
诸葛亮闭上双眼认认真真地想了很久,忽然睁眼呀然道:&ldo;若非主公无意中的一句话,亮几大失!鲜卑、乌桓、匈奴此三族,除匈奴与长安接近一些之外。鲜卑大军欲至长安比较难。可是这回来的胡虏,匈奴与鲜卑是五五之数,也就是说鲜卑军马是从北疆远赴至此地。先时亮心中混乱不曾细察,现在回想起来,胡虏若是攻下长安便对曹贼形成夹攻之势,可令曹贼首尾不能相顾……如此妙计。不像是只恃武勇的胡虏会做出来的事。北疆与长安有千里之遥,胡虏一向只知图利而目光短浅,但是细思此计。却是进图天下之大计!&rdo;
刘备也楞住了。
诸葛亮与刘备单独相处的时候很多虚礼是不用去顾忌的,摇着羽扇在帐中转起了圈,许久之后沉吟道:&ldo;五胡异族,部落宗族之别极多,就算是同族也常会有相争械斗,彼此间不相往来之事,可是现在数族联合一处。这本就是极不寻常之事。亮竟然一直没有想到这些!能够统御这多异族同力而为,胡虏之中必然出了相不寻常的人物。曹贼亲领大军北上抗击,也势必会与这个人物交上手……如此看来,胜负难料!&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