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门大人。”大和将钢笔递向长门。
长门(原世界)伸出小手,稳稳地接过钢笔。她娇小的身躯里仿佛蕴含着无穷的力量。她在那属于重樱精神象征的签名栏上,以神子特有的、带着古老韵味与神圣气息的笔触,签下了自己的名字——ながと(Nagato长门)
当长门放下笔的那一刻!
“哗——!!!!!”
整个横须贺港,如同被点燃的火药桶,瞬间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震耳欲聋的欢呼声!那声音汇聚成一股洪流,几乎要掀翻整个港口!
“签了!签了!!”
“塞壬投降了!战争结束了!!”
“天照大神保佑!和平!和平来了!!”
“大和大人万岁!长门大人万岁!!”
“星火舰队万岁!和平万岁!!!”
无数重樱水兵激动得热泪盈眶!他们互相拥抱,跳跃,挥舞着手臂!有人跪倒在地,朝着天空疯狂叩拜!有人激动地将军帽抛向空中!港口工人、低级军官、甚至是一些白发苍苍的老水手,此刻都如同孩子般欢呼雀跃!
大和与长门并肩站在码头上,看着下方沸腾的人群,感受着那如同海啸般涌来的狂喜与希望。
大和金色的瞳孔中倒映着欢呼的人群,那份沉甸甸的责任感似乎被这纯粹的喜悦冲淡了些许,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名为“守护和平”的使命感。
长门璀璨的金色眼眸中,泪水无声滑落,那是卸下历史重担后的释然,也是对崭新未来的无限期许。
观察者悬浮在一旁,巨大的黄金瞳孔平静地注视着签名页上新增的两个名字,她操控着触手,极其精准地收回了文件夹,她的声音依旧空灵平静,却仿佛为这历史性的一刻敲下了最后的定音锤:
“文件状态:重樱联合舰队签署完成,剩余签署方:北方联合红海军,维希教廷海军。”
港口内,舰船上,所有的舰娘们也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辽宁冰蓝色的眼眸中闪过一丝柔和,山东咧嘴笑着用力鼓掌,福建权杖上的蓝环闪烁着平稳的光芒,南昌腰间的鹰击-21腰链发出清脆的铮鸣,如同为和平敲响的钟声!
企业、约克城、衣阿华、新泽西……所有经历过战火洗礼的舰娘,此刻眼中都闪烁着对和平的珍视与祝福。
青萤静静地站在一旁,银白色的瞳孔平静地注视着那面升起的旗帜和沸腾的人群,她腰间的龙吟剑剑鞘上,八纵八横的光纹极其微弱地闪烁了一下,仿佛在无声地记录着这历史性的一刻。
高雄站在人群稍后,黑发单马尾上的白色蝴蝶结在风中微微颤动。黄玉色的眼眸望着港口中央那份被观察者静静收回的文件夹,又扫过下方激动得近乎疯狂的水兵们。
她腰间的太刀刀柄被握得发白,那份属于重樱精锐巡洋舰的严谨与责任感,让她即使在狂喜的氛围中,也保持着近乎苛刻的冷静。
“战争……真的结束了?”她低声自语,声音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恍惚,作为舰体记忆当中经历过太平洋战争惨烈海战的舰娘,她深知和平的珍贵。
这份投降书,意味着她肩上那沉重的战斗使命,终于可以卸下了吗?然而,就在她试图消化这份巨大冲击时——爱宕如同鬼魅般悄无声息地出现在高雄身侧。
她没有像其他人那样欢呼雀跃,披肩的黑发在风中柔顺地飘动,右耳边的白色发带轻轻摇曳。她黄玉色的眼眸中带着温柔的笑意,目光却牢牢锁定在高雄那略显僵硬的侧脸上。
“高雄……”爱宕的声音带着一丝慵懒的磁性,如同情人间的低语,她极其自然地伸出手臂,极其亲密地、带着不容拒绝的力道,轻轻环住了高雄纤细却紧绷的腰肢!
她的身体微微前倾,几乎将脸颊贴在了高雄敏感的耳廓上,温热的呼吸轻轻拂过:“你看……和平真的来了呢。以后……我们不用再紧绷着神经了,可以……做些更‘放松’的事情了呢……”
她的指尖,甚至极其暧昧地在高雄腰间那紧束的军装腰带上轻轻划过!“爱、爱宕!你……你在干什么?!放开!现在是什么场合!”高雄的身体猛地一僵!白皙的脸颊瞬间飞起两朵红云,连带着脖颈都染上了一层粉色!
她下意识地想挣脱,却被爱宕看似温柔实则不容拒绝地搂得更紧!那份属于重樱精锐的威严瞬间土崩瓦解,只剩下羞恼和一丝……被妹妹看穿心思的慌乱!
她黄玉色的眼眸中充满了羞愤的控诉,但深处,那份因战争终结而带来的巨大释然感,却在爱宕这不合时宜的亲密举动下,悄然融化了一丝。
爱宕看着高雄那副羞愤欲绝、连耳朵尖都红透了的可爱模样,爱宕脸上的笑容更加温柔灿烂,带着一丝恶作剧得逞般的愉悦:“场合?和平降临的庆典,不就是最该放松的场合吗?高雄你太紧张了……”
她非但没有松手,反而将下巴轻轻搁在高雄的肩膀上,目光投向沸腾的港口,“看,大家多开心啊。以后……我们也能一直这样开心下去呢。”她的话语如同春风,带着对未来的期许,也巧妙地安抚了高雄紧绷的神经。
三笠——这位重樱联合舰队初代总旗舰,活着的传奇,她双手习惯性地交叉抱在胸前,那身象征着旧时代海上霸主的军服在风中猎猎作响。
她的目光扫过签名页上那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名字——罗斯福、丘吉尔、戴高乐、科尔……列克星敦、伊丽莎白女王、黎塞留、俾斯麦……最后落在大和与长门那崭新的签名上。
“真好啊。。。。。”三笠低声呢喃,嘴角缓缓勾起一个极其罕见的、带着沧桑与欣慰的弧度。她仿佛看到了自己那个蒸汽铁甲舰的时代,看到了大舰巨炮的辉煌与没落,看到了无数血与火的交锋!
而此刻,这份投降书,如同在历史的巨锚上,刻下了最深的和平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