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李岩华 > 第八十六章 长治久安(第3页)

第八十六章 长治久安(第3页)

一会,下面许多大臣都站出来,说:“臣附议!臣附议!”看样子,迁都是一个大家拥护的事情。

李岩说:“好!好!好!大家回到原来的队列。听朕来讲一个原因。”

“我们现在来说西安。西安附近的八百里秦川,是周朝的发祥地,周朝八百年的江山,是从这里发祥的。这里还是秦朝的发祥地。秦国从一个小的封地也这里发展起来,建立了强大的秦国,还统一了天下。从小封地到统一天下也是几百年。西汉东汉,也是以这里为首都,也是好几百年的天下。唐朝也是在这里建都,也是好几百年的天下。”

“为什么这里的朝代历史都很长,就需要研究?”

“一个朝代出现动乱或者被推翻:一个是内乱。就是统治者内部闹。比如汉朝的王爷起来闹事。还有晋朝也是这样。明朝也是这样。二就是农民起义。我们推翻明朝,就是农民起义。秦朝被汉朝取代也是农民起义。唐朝取代隋朝也是靠农民起义。唐朝也是被农民起义闹垮了的。三是野蛮民族的进攻。我们被女真人赶出北京城。北宋被女真人灭亡,南宋被蒙古灭亡都是由于野蛮民族的进攻。内部闹事、农民起义、野蛮民族进攻,这三种情况,都要打仗。”

“北宋的京城开封,无险可守。赵匡胤要迁京城,没有迁成。北宋并没有完成失去民心,由于无险可守而灭亡。北京多次被蒙古侵犯、被女真侵犯。”李岩想起日本侵略,北京也很快被日本占领。西安却没有被日本占领。还有南京也是这样,很快被日本鬼子占领了。

“如果京城在西安,从东北方向来的敌人,先有山西可以防御,后又有黄河,再是洛阳,潼关,可以防守。从北面来的敌人,也有长城和连绵的山地可以防御,从西北来的敌人,有西北的沙漠,长城,从南面来的敌人,有大巴山,有秦岭可以防守。有了这些情况,这里都可以防守,由于防守的距离很长,可以从容进行防守。就避免了马上被敌人灭亡的命运。”

“至于说到老百姓承认的京城所在地,北京有了正统的京城地位,我们也是可以想办法改变。朕建议将西安改为长安。老百姓就可以联想到历史上长治久安的朝代,使我们的长安成为有崇高的正统的京城地位。”

“至于修建京城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我们可以现在不修建京城,等我们的后代有了钱的时候再修建京城。”

“京城最好的就是能够在战乱的时候,有好的防守条件。在中国,最好防守的地方,就是这里。不要像赵匡胤,想搬的时候,搬不走。哪个时候,牵一发就动全身了。”

大臣们听李岩皇帝一一道来,点头的人很多。

李岩说:“大家说,还需要不需要迁都?”

这个时候,大臣们七嘴八舌地说:“再也找不出比这里更好的地方建京城了。不能搬!不能搬!”

宋献策说:“圣上!为了获得正统地位,请在这一次朝会上就改西安为长安!”

李岩皇帝说:“改西安为长安是一个大事,我们还是来站一次队。同意改西安为长安的,站东边。不同意改为长安的站西边。”

一会,大臣们就占完队,全部同意改西安为长安。

那个时候,大臣们的心目中,老百姓的心目中,常常把正统地位看得十分重要。通过改名,大顺就有了正统的地位。北京,是北面的京城,南京是南面的京城,就是成都,还像也是京城,唯有长安才是正统的京城了。

李岩见大臣们一致同意改“西安”为“长安”,李岩说:“长安就代表长治久安,让我们人人为长治久安而努力!现在朕宣布,从明天开始,改西安为长安。”

大臣们一致拍起手来!

散了早朝。宋献策就带着李大亮、顾君恩,坐着轿子,到李过王爷的王府去看李过。刚到王府,他们下了轿,就见到看门的老头跑上前来,拿着一封信,告诉宋献策:“宋军师,我们家王爷,叫小人看好王府,等宋军师来了,就把这个王府移交给朝廷。”

宋献策打开信封,拿出信笺,上面写着:

“宋军师:

“皇上朝廷任命小王去监管先皇的陵墓修建,并叫小王到米脂居住。这个府邸,就按皇上的命令,交给朝廷使用。现在,小王只带一些随身的衣物,其余的家具,器物全部交给朝廷。”

下面就是签名。”

宋献策说:“好了,大顺的内阁官署,就有地方了。”

“好!今天我们就进入内阁官署。”宋献策见这个地方可以接受了,就命令自己随身的侍从,拿他的名片,到京城城防,让他们派两百个士兵来,保卫内阁。

进了李过的王爷府,宋献策四下看了一看,就决定自己在李过的书房办公。让李大亮、顾君恩挑选了自己办公室。走着走着,就看见李过练箭的地方。弓箭有好几个。宋献策就拿起弓箭,见上面也有一个小字“过”。不是要破射杀皇上的大案吗。如果刺客的弓箭的“过”字一样,案子不是就破了吗?

于是又叫一个自己的随从拿着自己的名片,到刑部,找刑部尚书。

刑部尚书,听到皇帝不准在李过的王爷府去拿人,想通过用刑获得证言也不行了。现在刺杀皇帝的大案,根本没有进展。见宋献策丞相派人来请他们去找证据,真是喜从天降。

刑部尚书马上派了原来查案的几个能臣,骑着马到王爷府。看了李过留下的弓箭,上面也写着一个“过”字。就用白布包了弓箭,拿回刑部去了。

他们派笔迹鉴定专家,专门鉴定了刺杀的弓箭笔迹和王爷的弓箭,证明刺杀李岩皇上的人,与李过脱不了关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