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将青春翻涌成她,也曾指尖弹出盛夏”
“心之所动,且就随缘去吧,逆着光行走,任风吹雨打”
“…”
虞文文抱着黄玖提供的吉他,唱完了《起风了》第二段的最后一个音符,指尖在琴弦上轻轻一按,余音渐歇。
她深吸一口气,朝着满厅的前辈和老师们深深鞠了一躬:
“谢谢各位老师…”
短暂的寂静后,别墅客厅内顿时响起一片掌声。
赵中成第一个叫了声‘好’,他身体微微前倾,饶有兴致地评价道:
“小姑娘音色真不错,质感很独特,低音区尤其浑厚饱满,辨识度很高。”
“这种声音特质,非常适合唱情歌,无论是哀婉缠绵的,还是明媚轻快的,都能唱出感觉来…”
“不错,有潜力!”
“老赵这话在理。”
黄玖放下酒杯,点点头接话道,“音色是老天爷赏饭,她的节奏感抓得也准,不过嘛…”
他话锋一转,目光温和却首接地看向虞文文,“基础方面…没系统学过是吧?”
“是的黄老师,我…我没上过专业课。”虞文文连忙回答,脸颊微微发热。
“这就能理解了。”黄玖了然地点点头,不再多言。
全程安静聆听的彭晚意,自然明白黄玖那未尽之语的含义。
虞文文的音色确实是块璞玉,未经雕琢,但足够动人。
然而,唱功上的瑕疵,在行家耳中同样清晰可辨。
尤其是在她触及高音区域时,问题暴露得更为明显:
气息支撑不足,呼吸浅而急促,导致乐句间不得不频繁换气,破坏了旋律的流畅性;
声带控制力薄弱,发声位置飘忽不定,声音时而靠后发闷,时而又挤到前面显得单薄,传声通道未能有效打开,使得音色不够通透;
咬字也因此受到影响,带着一种含糊的粘滞感,仿佛口中含着什么,影响了歌词表达的清晰度。
不过,彭晚意心中并无太多失望。
这些技术层面的短板,恰恰是可以通过系统训练、专业指导和大量练习来弥补和提升的。
他深谙这个行业的铁律:一个歌手最大的、最不可替代的资本,是音色本身。
如果你天生音色平庸,缺乏辨识度,那么即使技术打磨得再精湛,顶天了也只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唱将”,却永远难以触摸到“歌星”那层星光熠熠的天花板——
那是天赋与魅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因此,综合考量下来,对于签约虞文文作为自己工作室旗下的第一位艺人,彭晚意心中是认可且抱有期望的。
这块“璞玉”,值得投入资源去雕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