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刘目瞪口呆:&0t;这这你是怎么想出来的?&0t;
李明远神秘一笑:&0t;灵感突。现在我要把这些核心技术整合成一款适合当前工业水平的坦克。它不会有太多花哨功能,但会有三大杀手锏——125毫米滑膛炮,简化版猎歼防御系统,和一套能在恶劣环境下提供基础火控功能的机械-光学瞄准系统。&0t;
接下来的十几个小时,李明远废寝忘食,完成了这款代号&0t;猛龙-1&0t;的坦克整体设计方案:
主炮:125毫米高压滑膛炮,使用经过重新设计的特种钢材,牺牲寿命换取强度,射程3000米,穿甲能力550毫米均质装甲
装甲:倾斜装配的均质钢装甲,厚度最大处达180毫米,关键部位增加简易复合层(钢-橡胶-钢)结构,抵抗动能弹和破甲弹
动力系统:改进型800马力柴油机,最高时55公里小时,燃油效率较低但可靠性极高
猎歼系统:四向热源探测器加金属粒子射装置,对火箭弹拦截率约50,虽然不高但足以在战场上创造优势
瞄准系统:改进型机械-光学瞄准仪,配合简单的陀螺仪稳定系统,行进间射击精度约65
&0t;这就是我的方案,&0t;李明远看着最终设计,满意地点点头,&0t;不追求完美,但求可行。用现有技术实现前火力,这才是我们的制胜关键。&0t;
老刘拿起设计图,仔细端详,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0t;李工,这要真能造出来,敌国那些48坦克就成了活靶子!&0t;
&0t;没错,&0t;李明远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0t;关键是这些设计都在咱们的工业能力范围内,或许有点儿挑战,但绝对不是天方夜谭。&0t;
他合上图纸,疲惫地伸了个懒腰:&0t;走,咱们去找李云龙他们,看看这套方案能不能通过。&0t;
……
李明远拎着一卷图纸,大步走进指挥部会议室。
屋内已经聚集了几位军工专家和军方高层,都是接到紧急通知赶来的。
他们好奇地看着这位年轻的总工程师,不知道他又要搞什么惊人之举。
李云龙咬着烟卷,不耐烦地问:&0t;李工,搞什么神秘兮兮的?听说你搞出了什么新玩意儿?&0t;
李明远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把图纸摊开在会议桌上,沉声道:
&0t;这是我设计的新型坦克,代号&039;猛龙-1&039;,能从正面击穿敌国任何一款坦克。&0t;
图纸展开的瞬间,会议室骤然安静。
几位专家凑上前,戴上老花镜仔细查看,表情逐渐从好奇变成震惊,再到难以置信。
&0t;125毫米坦克炮?&0t;军工厂6光部长声音都变了调,摸了摸图纸,仿佛怀疑自己眼花了,
&0t;小李总工,这这是不是画错了?应该是85毫米吧?&0t;
李明远淡定摇头:&0t;没错,就是125毫米滑膛炮。&0t;
&0t;不可能!&0t;坦克设计专家王教授几乎是喊出来的,
&0t;现在世界最先进的坦克——敌国48用的才是毫米线膛炮,北极熊的t-54也才100毫米。你这125毫米,炮塔转不动不说,后坐力能把整个坦克掀翻!&0t;
会议室里顿时炸开了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