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t;更何况,&0t;何院长也提出质疑,&0t;我们的钢铁产量有限,质量也不如星条国和北极熊国,拿什么去国际市场竞争?&0t;
李明远不慌不忙,从公文包里取出一叠新的图纸,示意助手分给各位与会者。
&0t;请看这个,&0t;他指着图纸说,&0t;这是我们的&039;顶底复吹转炉&039;生产工艺,配合新型连铸技术和氧气顶吹技术,可以将钢铁生产效率提高至少300,同时大幅降低能耗,提升钢材质量。&0t;
&0t;按照这个工艺,理论上每座转炉年产能可达30万吨,是目前最先进平炉的五倍!&0t;
&0t;而且建设成本更低,占地面积更小。如果我们在一年内建成30座这样的转炉,年产量可以达到0万吨,三年内建成100座,那就是3000万吨。&0t;
&0t;3000万吨?&0t;几乎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冷气。
这个数字简直是天文数字,相当于当时世界钢铁总产量的五分之一。
工业部代表陈司长第一个反应过来:
&0t;就算技术可行,我们哪来这么多资源建这么多钢厂?煤炭、铁矿石、技术人员样样都是问题。&0t;
李明远早有准备:&0t;恰恰相反,现在是龙国展钢铁工业的最佳时机。先,星条国赔款可以为我们提供足够的资金;其次,停战协议规定星条国要以低于市场价30的价格向我们提供原材料,包括煤炭和铁矿石;第三,技术方面,我们有足够的工程师,只需要培训提升;第四,国际市场现在急需重建,钢材需求量巨大。&0t;
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迅画出几条曲线和数字:
&0t;根据我的测算,全球钢材市场每年约需5000万吨,目前供应约4000万吨,缺口1000万吨。北极熊国忙于自身重建,产能有限;星条国受制于停战协议,军工转民用需要时间;各国战后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产能恢复缓慢。&0t;
他转向众人,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0t;这就是我们的机会——填补这1000万吨的市场缺口。只要我们率先采用这种先进的钢铁生产技术,就能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质量占领国际市场。&0t;
会议室里的气氛微妙地变化着,人们开始低声讨论,有的点头,有的仍然面露疑虑。
资源委员会的郑主任问:&0t;李总工,即使我们能生产这么多钢材,如何保证销路?国际贸易是复杂的政治游戏,不仅仅是质量和价格问题。&0t;
李明远胸有成竹:&0t;第一,我们可以通过北极熊国的关系网络,向其盟国出口;第二,太阳国和太极虎国正在重建,急需大量钢材;第三,许多新独立的国家正在进行工业化,他们对钢材的需求极为迫切,而且没有政治偏见。&0t;
他走到地图前,指着几个区域:&0t;这些地区,亚非拉的新兴国家,将是未来工业化的主战场,也是我们最重要的市场。只要我们能提供稳定、优质、价格合理的钢材,他们会选择我们而非星条国。&0t;
外贸部王司长若有所思:&0t;这确实是个机会,但要撬动国际市场,我们需要建立完整的外贸体系、航运网络、结算系统这些都不是短期能解决的。&0t;
&0t;正因如此,我们必须立即行动,&0t;李明远坚定地说,&0t;先机一旦错过,就很难再赶上。&0t;
张部长沉默了一会儿,问道:&0t;李总工,你说服了我关于技术可行性的部分,但我还有一个疑问:钢铁出口与你之前提出的三大高科技项目有什么关联?&0t;
李明远露出神秘的微笑:&0t;张部长问到点子上了。这两者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实则密不可分。&0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