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远走到投影仪前,放上第一张图片——北极熊国的&0t;红星&0t;火箭射场高清照片。
&0t;这是六小时前,我们的&039;东方一号&039;卫星拍摄的北极熊国射场画面。&0t;李明远平静地说,&0t;从图中可以看出,他们的火箭已经完成组装,正在进行最后的测试,估计两周内将进行射。&0t;
他切换到下一张图片——星条国&0t;宙斯&0t;火箭的组装车间。
&0t;这是星条国的情况,进度略慢于北极熊国,但差距不大,预计一个月内也会准备射。&0t;
军方负责人林将军皱起眉头:&0t;你是说,我们能从太空中看清他们的一举一动?这可靠吗?&0t;
李明远胸有成竹:&0t;绝对可靠。这些图像来自我们装载在&039;东方一号&039;上的合成孔径雷达系统,比任何光学相机都要先进,能够穿透云层,在任何天气条件下获得地面高清图像。&0t;
他停顿了一下,补充道:&0t;而且,我们还测试了太空电子干扰系统,能够有效干扰敌方的军事通信和雷达。&0t;
会议室内一片哗然,连见多识广的林将军也忍不住拍案而起:&0t;这是真正的战略优势!我们不仅能看到敌人,还能让敌人看不见我们!&0t;
张部长点点头:&0t;正因如此,我提出一个作战计划,代号&039;天幕&039;。&0t;
他看了一眼李明远,继续说道:&0t;既然我们已经成功将卫星送入轨道,而其他国家还在准备中,我们就有了先优势。我建议在他们射卫星的关键时刻,利用我们的电子干扰系统,让他们的卫星失去联系或进入错误轨道。&0t;
&0t;这太冒险了,&0t;一位年长的将军担忧地说,&0t;如果被现是我们干的,可能引国际危机。&0t;
李明远摇摇头:&0t;不会被现的。&039;风暴-太空&039;系统使用的是定向干扰技术,只影响特定频率和区域,外界很难判断干扰源在哪里。而且,太空环境本身就充满各种自然电磁干扰,他们最多认为是&039;太阳活动异常&039;。&0t;
林将军思考了一会儿,最终拍板:&0t;计划批准。但必须做好万全准备,确保万无一失。&0t;
他转向李明远:&0t;李总工,你需要什么支持?&0t;
李明远早有腹稿:&0t;先,我需要一支专门的信号分析团队,24小时监控两国的射准备情况,特别是他们的卫星遥测频率。其次,我需要对&039;风暴-太空&039;系统进行升级,增强定向干扰能力。最后,我们需要一个完整的应急预案,以防干扰行动出现意外。&0t;
林将军毫不犹豫地点头:&0t;全部批准。从现在开始,你拥有调度权,任何资源需求,直接向我报告。&0t;
会议很快形成了具体行动方案:
成立&0t;天幕行动&0t;指挥部,由李明远担任技术总指挥,林将军负责整体协调。
组建三个专业小组:侦察组负责持续监控两国射场动态;信号组负责分析和锁定敌方卫星通信频率;干扰组负责操作&0t;风暴-太空&0t;系统,实施精准干扰。
制定详细的时间表:预计北极熊国在两周后射&0t;红星&0t;火箭,星条国在一个月后射&0t;宙斯&0t;火箭,龙国将分两个阶段实施干扰。
&0t;记住,&0t;林将军最后强调,&0t;我们的目标不是破坏他们的卫星,而是让他们的卫星&039;失明&039;——进入太空后无法正常工作或传回有用数据。这样,表面上他们完成了射,但实际上却得不到任何战略情报。&0t;
他环顾四周,脸上露出罕见的笑容:&0t;想象一下,当他们满心期待自己的卫星能像我们一样拍摄地面画面,结果却只收到一片雪花的情景&0t;
会议室内爆出一阵低沉的笑声,连一向严肃的张部长也忍不住笑出了声。
李明远望着投影仪上的敌方卫星基地图像,心中一阵澎湃。上辈子,他只是个普通的工科男,看着星条国和北极熊国在太空领域遥遥领先。而在这个世界,他不仅让龙国抢先一步进入太空,还将亲手改写太空竞赛的历史。
会议结束后,李明远立即着手组建&0t;天幕行动&0t;团队。他从合成孔径雷达项目和&0t;风暴&0t;电子干扰系统的核心成员中挑选出最优秀的人才,组成了一支精干的队伍。
信号分析组组长陈教授是无线电领域的权威,他带领团队迅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监听系统,专门捕捉两国卫星基地的通信信号。
&0t;北极熊国的卫星遥测信号使用8个主要频段,我们已经全部锁定。&0t;陈教授向李明远报告,&0t;只要他们的卫星开始射前的测试,我们就能立刻捕获并分析其工作参数。&0t;
干扰组组长王刚则负责升级&0t;风暴-太空&0t;系统:&0t;我们已经完成了定向天线阵列的改进,干扰精度提高了50,功率增加了30。现在我们可以精确干扰特定卫星的接收和送频道,而不影响周围的通信系统。&0t;
侦察组则24小时不间断地监控着从&0t;东方一号&0t;传回的图像,记录两国射场的每一个细节变化。
&0t;北极熊国射场活动明显增加,&0t;侦察组组长汇报道,&0t;昨天有三辆运输车进入火箭组装区,今天凌晨开始进行液氧加注测试。按照这个节奏,他们很可能在10天内就会进行射。&0t;
李明远点点头,转向团队:&0t;那么,&039;天幕行动&039;正式启动。从现在开始,我们进入战备状态,所有人员24小时待命,随时准备应对突情况。&0t;
他看了一眼墙上的世界地图,北极熊国和星条国的卫星射基地被标记得清清楚楚。
&0t;让他们先得意一阵子吧,&0t;李明远自言自语,&0t;等卫星射成功,他们开香槟庆祝的时候,才是我们真正出手的时刻。&0t;
王刚忍不住问:&0t;李总工,你怎么能确定我们的干扰系统一定能影响他们的卫星?&0t;
李明远胸有成竹:&0t;因为我知道他们的卫星用的是什么技术。&0t;他指着&0t;东方一号&0t;的技术图纸,&0t;他们的设计和我们类似,但缺少了关键的抗干扰模块。只要锁定他们的工作频率,我们的&039;风暴&039;系统就能让他们的卫星变成太空垃圾。&0t;
这种强大的自信感染了整个团队,大家干劲十足地投入到准备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