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远环顾四周,锻造车间内火光冲天,工人们挥汗如雨,却干劲十足。这里生产的不仅有发动机部件,还有导弹机身的关键结构件、控制面和其他高强度部件。每一件产品都要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因为在"长风"导弹的极端工作环境中,任何微小的缺陷都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
"辛苦了,同志们,"李明远向工人们致意,"你们锻造的每一个零件,都是龙国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人们报以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在这个封闭的军事基地里,他们或许不知道自己参与的具体是什么项目,但都明白这是关系国家安全的重要工作。
李明远的最后一站是总装车间。这是404基地最大的单体建筑,内部空间足以容纳几个篮球场。相比其他区域的忙碌喧嚣,总装车间目前相对安静,因为"长风"导弹的各个分系统还在最后的测试阶段,距离正式总装还有一段时间。
但今天,有一项重要的预演在这里进行——导弹各主要段的对接测试。
李明远站在高处的观察平台上,俯瞰着下方的操作。三个巨大的圆柱形结构——推进段、制导段和载荷段接口——被分别安装在特制的支架上。工程师们正在使用激光准直仪,仔细测量每个接口的尺寸和位置。
"对接准备就绪,"总装主管报告,"激光准直完成,偏差在0。02毫米以内,符合标准。"
李明远点点头:"开始对接演练。"
随着他的命令,巨大的吊车缓缓启动,小心翼翼地移动着推进段。车间内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屏住呼吸,注视着这一关键操作。推进段与制导段之间的接口必须完美吻合,任何微小的偏差都可能导致导弹在飞行中结构失效。
"距离5厘米。。。3厘米。。。1厘米。。。"操作员紧张地报告着。
随着一声轻微的"咔嗒"声,两个段完美对接。接口处的锁紧机构自动啮合,将两个段牢固地连接在一起。
"对接成功!"总装主管兴奋地宣布,"所有参数正常,接口压力分布均匀,密封性良好!"
李明远脸上露出满意的微笑。接下来,载荷段接口也顺利与制导段对接。三个主要段连接在一起后,"长风"导弹的雏形第一次展现在众人面前。
虽然这只是一个结构模型,没有内部设备和系统,但它的外形已经足够震撼人心——修长而优雅的弹身,锐利的前端,流线型的气动外形,展现出一种冷酷而致命的美感。
"它看起来。。。太美了,"总装主管忍不住感叹。
李明远静静地站在那里,注视着这个由他设计、在他带领下一点点变为现实的战略武器。作为一个穿越者,他知道"长风"导弹在原本历史上要到几十年后才会出现。但在这个平行世界里,龙国将提前获得这种改变战略格局的武器。
"三周后开始正式总装,"他下令,"确保所有分系统按时交付,质量必须万无一失。"
"是,李总工!"总装主管敬了个礼,"我们一定不负重托!"
……
一天的巡视结束,李明远回到中央控制室,查看各个部门提交的最新进度报告。从推进系统到制导系统,从结构测试到材料验证,"长风"计划的各个环节都在稳步推进,有些甚至超前于计划。
"今天的发动机测试结果出来了,"张部长递上一份报告,"连续运行2小时,所有参数稳定,推重比维持在8。7:1,没有任何异常。郑教授说,这是他见过的最出色的发动机。"
李明远点点头,翻阅着报告:"通知郑教授,准备进行批量生产的准备工作。第一批10台发动机,用于导弹系统集成和飞行测试。"
"已经安排了,"张部长回答,"另外,制导系统的地形匹配测试也非常成功,王博士非常兴奋。材料和结构部分同样进展顺利。按照目前的进度,我们有望比原计划提前完成首枚样弹的总装。"
李明远走到巨大的进度图前,那上面详细标注了"长风"计划的每一个里程碑和时间节点。他拿起红笔,在"首次飞行测试"的日期上画了一个圈,然后向前移动了两个月。
"告诉所有部门,我们将首飞时间提前两个月,"他坚定地说,"有困难也要克服,必须按新计划执行。"
张部长有些担忧:"这会不会太冒险了?毕竟这是我们第一次研制这种复杂的战略武器。"
李明远转过身,眼神锐利:"冒险?张部长,真正的冒险是让龙国在这个危险的世界中没有自保之力。我们的对手已经嗅到了风声,正在全力追赶。时间,就是我们最大的优势。"
他走到窗前,望着灯火通明的制造车间:"星条国和北极熊国的卫星上天了?很好,让他们再高兴几天。我们的长风,才是真正能守护国门的利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