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上次要多出一倍的神经元单位。”吴景阳自豪道。
李易竖起大拇指称赞道“厉害。这才三个月的时间,生物技术又有新突破。”
吴景阳向李易介绍道“这次实验室一共做出了,5台双腔版本的生物计算机。”
“有一台送去了国科院,两台送去军方。现在我们实验室现成的就只有两台,你看你要带走哪台?”
“可以自己选择吗?”李易难以置信道。
吴景阳笑着解释道“对,这里有一台,另外一台在二楼,等会带你过去,你看看自己想带走哪一台。”
李易一边向吴景阳询问,生物计算机的使用方法,一边让脑海里的系统进行分析。
吴景阳告诉李易,生物计算机底部总共有5个端口,2个输入端口,2个输出端口和一个监控端口。
电脑和服务器可以通过端口,与生物计算机进行连接。
通过京都大学研究人员创建的软件,就可以直接把需要运算的算法和数据,导入生物计算机。
吴景阳和李易提到,大量的计算机专用术语。
幸好李易之前,有自学过计算机相关的知识。
20分钟后系统分析完毕。
李易让吴景阳带他去看,另一台生物计算机。
李易向吴景阳请教生物计算机,日常维护操作。
吴景阳告诉李易,要确保培养环境温度稳定在37c左右,为神经元提供适宜的生长条件。
要注意维持培养环境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浓度平衡,保障神经元的正常代谢。
定期为神经元补充培养液,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维持其活性和功能。
对生物计算机外壳、培养舱等部件,要进行定期清洁,防止微生物污染。
定期检查设备的电路、传感器等部件,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听完吴景阳的介绍,李易明白个人要维护,这台生物计算机还是会有点困难。
这需要专业的生物研究团队人员,和特定的实验室环境。
20分钟后,系统再次完成分析。
经过对比分析,李易现实验室二楼的这台生物计算机,里面的神经元会更加活跃一点。
而且李易现,三楼的那台生物计算机里面,并没有出现意识波动。
他不知道诞生意识的生物计算机是个例,还是每一台计算机都会诞生意识。
他让吴景阳带他看,上次那台生物计算机。
因为上次系统就有精算分析过,所以这次系统,只用了三分钟时间就完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