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装?都有什么?”
“其实也就沙发舒服一点了,其他的倒没什么,我家里的所有家具都是我自己去设计定制的。”
绵羊这才想起韩琦的百度百科里还有设计师这个身份。
还真是全才啊。
两人休息了会儿,等杜郝平打电话过来才出去,韩琦带着他们两到之前王征请客的小馆子吃饭。这家餐厅据说开了三十多年了,老板就靠这家店赚了三套房,还把女儿送到国外读了研究所。
绵羊拍到了素材,过了今晚就要回去,杜郝平也把自己的事情忙完了。
韩琦想了想,也没继续占用他们两人的时间,吃饭的时候推荐了锦里和宽窄巷子,然后便独自开车回家。
这两个地方是坑,这没错,住在蓉城的人随随便便就能说出好几个比锦里好的去处。
但不得不说,锦里是最适合游客旅游的一条街道,来到这里的游客多,里面的传统玩具,美食比较集中,还有专门的戏院,用来表演传统的川剧变脸。
话说川剧现在也就剩下一个变脸了。
回到家里,韩琦给许艳梅打了个电话。
“艳梅姐。”
“韩小弟,你那幅画完成了?”
“恩,早上画完的,你看什么时候找人来拿一下。”
许艳梅在电话里松了口气,带着惊喜说:
“你可算画完了,我可不是嫌你画的慢啊,但还有五天画展就开始了,我都朋友说了这次有你的新画,你要不完成,我可就丢大脸了啊。”
“慢工出细活嘛。”
“确实,确实,那我这就找人过来,明天早上……不不,马上就来,你等电话。”
挂了电话,韩琦嘟囔道:“这么急?”
之前也没见她催啊。
过了半小时,保安打电话过来询问是不是找了保险公司。
“恩,你让他上来吧。”
没过一回儿门开了,几个穿着保险公司工作制服的人站在门口。
“韩先生,我们来取画。”
后面两个年轻人小声说到:“还真是韩琦的家啊。”
“果然是我们蓉城的,哈哈,可惜不能拍照,不然我肯定去要个合影。”
为首的一个中年人拿着专门放油画的特质手提箱,外面看起来是黑色皮制的,打开后看到里面有几个塑料用来固定画框,周围全是黑色的泡沫。
韩琦一边配合着把画放进去,一边问道:“谁给这幅画投的保?”
“是欧洲的一位女士,这里还需要您签一个名。”
韩琦拿起合同快速翻看。
这幅画的保额是两千万华夏币,投保金额在合同上看不到。
等韩琦在合同上签字后生效。
韩琦一笔一划的写了自己的名字,把画和合同都交给了他们,这几个工作人员眼睛一直在画上,直到皮箱上锁后才恋恋不舍的收回目光。
跟着来实习的年轻人感慨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