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嘉靖时期,应天——
又被唰了一通,但赵贞吉却罕见地平静下来,没有发脾气。
“海瑞——”
手上敲打着节奏,他沉思道:
“这个形象,很有趣,和寻常戏文里死板的青天大老爷很不一样。”
“他的正,不是书斋里不谙世事,读出来的那股子呆正,而是看透世事之后,发自于心的选择。”
“看透世故却不世故,本己难得,他竟还有极高的手腕,理政处事,无一不精,比最贪的贪官还要精明。”
“最关键的是,有这份本事,他还真能安于穷苦,并约束家人一起过苦日子,实在是前所未见。”
想到这,赵贞吉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唉,可惜这样的人,只在书上,只在戏中,现世是决计不会有的。”
——明朝,嘉靖时期,北京城——
“哼,污蔑之语,不堪入耳。”
嘉靖轻甩了几下拂尘,显然内心并没有嘴上说的那么不在意。
“我朝之波谲云诡,复杂纠葛,岂是戏中那般简单幼稚。”
“连祭天的布置都全错了。”
摇了摇头,嘉靖仍是看戏的心态。
视频继续:
【因改稻为桑引发的浙江乱局,在嘉靖的和稀泥下,就此作罢,严党仍不可动摇】
【张居正、高拱等人虽义愤填膺,在徐阶的安抚下,却也只能再次蛰伏】
【可最初的问题,国库空虚,仍然急需解决。丝绸是指望不上了,严嵩提出,派鄢懋卿南下巡盐,清理盐税】
【除此之外,严嵩还盯上了海瑞,这柄清流的快刀,他一定要将其折断。他给海瑞举荐的齐大柱安插了“通倭”的罪名,想以此杀了海瑞】
【清流则态度分裂,有张居正、高拱这样想保下海瑞的,有赵贞吉这样巴不得海瑞死的,还有谭纶这样想继续利用海瑞,对付严党的】
【在浙江,郑、何两个严党的人虽然倒下了,赵贞吉、谭纶两个清流的人顶上,却也需要继续推进织造局的事】
【为了避免重蹈覆辙,他们首接保举海瑞升官,调离浙江,免得他来碍事。随后,就来到了淳安县半价收购生丝。】
【赵贞吉:“秋后了,再苦一苦百姓,军国大事,百姓也能谅解。”
“那么多赃款不去查抄,还要再苦一苦百姓!”
海瑞哀心莫大于死,有心辞官归乡。清流,果真就是下一个严党。
谭纶追了上来,挽留道:“严党的鄢懋卿即将到浙江来巡盐,你就不想等等他吗?”
海瑞面色冷峻,半晌后,骂道:
“我大明朝还有利剑吗!”
“再利的剑握在你们手里,不过是把生锈的刀。
诛心的话道出,可谭纶却仿若未觉,继续说道:
“你怕严党了?”
海瑞猛地回头,上下打量了几眼面前的谭纶,眼睛微微眯起。
当初的供词,这位谭大人可也没敢签字,怎么现在有脸说出这样的话。
“谭大人可真敢说话。”
“想留下我也行,你们现在就请奏朝廷,把我调到江西去,我要到严嵩的老家去当知县。”
谭纶被堵得呐呐无言,海瑞也彻底放弃了对清流的最后一丝幻想。
他将真正地独自战斗】
——北宋,神宗时期,开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