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看着二人的背影,怅然一声。
“孙儿也告退了。”朱允炆一躬身之后,也跟在朱棣身后出了御书房。
大明不能长时间没有储君,那样会让人心动荡。
朱允炆被这犹如实质一般的目光盯得浑身发紧,但他还是强迫自己镇定下来。
御花园有宫中无数的宫女太监打理,好似不论何时都是郁郁葱葱,姹紫嫣红。
但凭此想要和中央大军硬碰,无异于以卵击石!
朱棣走在前面,朱允炆稍落后一步。
但是当他来到应天府见到朱元璋之后,却发现事情和他想的不一样。
然而在伤心之余,却有汹涌的激动和兴奋袭来。
当时朱标健在,贵为太子。
朱棣也端起茶杯,呷了一口:“你父亲不在了,节哀。”
非常想!
不然他也不会在洪武十八年,朱元璋召集僧侣给藩王们祈福之时,带走了那个扬言要送他王上加白的道衍。
“四叔和我是亲人,何来怪罪?”朱允炆喝了口水,放下茶杯。
此话一出,朱元璋和朱允炆的面色也黯淡下来。
朱棣的语气突然凌厉起来,目光灼灼的盯着朱允炆。
只有话不投机半句多。
因为他知道,此举不可为!
虽然他就藩于北平,因为靠近边塞的原因,比之其他藩王手中多了许多兵马节制。
“四叔你呢?你不想做储君吗?”
说这样一个朱棣不想做储君,不想做皇帝,那是不可能的!
但是朱棣就算再怎么觊觎朱元璋屁股下的龙椅,他也得憋着!
朱棣自顾自得在亭中坐下,便有宫女奉上茶水。
说着,他叹了口气,情绪低落下来:“只是大哥他已经不在了。”
良久的沉默之后,朱棣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出声道:
“那你看到了什么?储君之位吗?”
朱棣倒了两杯茶水,“炆儿,来,喝口水。”
他的父皇朱元璋是认可朱允炆的。
为什么?
凭什么?!
但在刚才从御书房出来的路上,朱棣冷静下来之后,想通了。
就因为朱允炆是他大哥朱标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