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大明的盐商在朱元璋在政策上划开一道口子之后,却联合起来将民间粗盐的价格也抬了起来,大肆捞钱,这已经成了朱元璋心头一个难题,偏偏还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去解决。
曹玮昂着头,“掉就掉,大不了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另一边。
老御医回到皇宫,便去了暖阁向朱元璋复命。
“是,陛下,大明此时无论是粗盐还是青盐都十分紧缺,但那只是因为制盐工艺和技术不够,而大明的盐矿却数不胜数,只要草民研制出了新型制盐术,大明就能有永远也吃不完的盐!”曹玮信誓旦旦的朝朱元璋保证道。
既然不砍头了,那就一切都好说。
“草民遵旨!”曹玮一躬身,这五十大板算是不用挨了。
曹英十分手脚麻利的去打开了院门,门外站着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腰间挎着个小箱子,慈眉善目,正是听从朱元璋之命来给曹玮的瞧病的御医。
见到曹玮摇头,朱元璋冷哼一声,“这么说,你是故意骗咱?”
如果能有足够的实验供给给军队,大明士兵们的战斗力定能大大提升一个档次!
想到这里,朱元璋心中一颤,沉声道:“曹玮,这话可是不能乱说的。”
而他另一只手却按在了胳膊的后方,上下使劲。
吃过饭后,又过了片刻,终于有人敲响了院门。
朱元璋忍不住捏起了拳头,“成,咱就给你半个月时间,若是能研制出新型制盐术,让大明从此不再缺盐,咱不光不问罪于你,还将重重有赏!”
“你这身体太过健壮,脉象雄浑有力,老头子我是生平仅见,实在是无能为力。”
朱元璋看着曹玮义愤填膺给自己打抱不平的模样,心中感到好笑,脸上却是不漏声色。
然而自从朱元璋到了正坎村之后,曹玮一天比一天忙碌起来,再也没多少时间去酒馆了。
那御医便挎着小箱子走进堂屋,在曹玮面前坐了下来。
此时曹玮不用被杀头,自然也不想去挨这五十大板了。
“陛下命老头子前来之时曾说,曹大人乃身患绝症,可老头子我再三确认,曹大人你脉象平稳有力,乃是身体健康之象,不似身患病症之人啊。”
盐、铁、粮食,一直都是一个国家极其重要的战略物资。
曹玮已经让朱元璋见识了太多不可能变成了可能,那么,曹玮所说的新型制盐术多半也是真的?!
说着,他站起身,“既然曹大人无病,老头子这就回去跟陛下复命了。”
果然,什么将军令都是假的……
更有甚者,家里穷的很的百姓连粗盐也买不起,只能用醋布之类的东西代替。
其实朱元璋也并非是有多生气,多愤怒。
“嗯?”朱元璋看了他一眼,这小子还真是个滑头。
此时曹玮忽然说自己可以研制新型制盐术,让大明有永远吃不完的盐,朱元璋仿佛一下子看到了希望!
如果这话是别人说的,朱元璋不仅不会信,还会赏他一顿大板子尝尝,你敢妖言惑众?
此时感觉自己一片真心喂了狗的曹玮脾气也上来了,梗着脖子回应:“知道!”
“一会儿会有人来给我看病,万一让他看出我其实没病,那可要遭老罪了。”
曹玮闻言一愣,没想到朱元璋会突然说这么一番话。
朱元璋听完之后,皱起了眉。
如果曹玮真的研制出了新型制盐术,那大明食盐紧缺的窘境就一下子打破了!
不仅能给百姓们提供价格更低的食盐,大明军队的士兵们也能有足够的食盐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