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朱棣心里也是有点紧张的。
一声脆响,长剑竟拦腰折断!
“当啷!”半截剑身掉落在地。
此前集工部之力,用了二十四天便在西郊成功造出了曹玮想要的平炉。
“好,好,拿上来。”朱元璋脸上依旧挂着笑容。
朱棣闻言,大概明白是曹玮的新型炼钢法成了。
因为是第一次,平炉的规模造的并不大,又因为工部效率高,这才只用二十多天就造成。
“呈上来,”朱元璋扬了扬下巴,太监总管便小步来到曹玮面前,接过短剑回到朱元璋身边。
朱元璋盯着手中闪着寒光的短剑左看右看,最后望向曹玮,目露狐疑。
御书房。
也就是有了朱元璋的准许,曹玮才能将这用新型炼钢法制成的短剑带进御书房。
道衍是一大早回到燕王府的,此时不过巳时。
甚至朱棣觉得,福建等沿海之地的百姓,要比北方边塞之地的百姓还要可怜。
他手中拿着一把短剑,通体打磨的锃亮。
他将手中的奏本和万民血书举起,“儿臣来的路上,正好碰到管门带奏本过来,便拿了给父皇带来,还是先看一看有没有要事吧。”
朱元璋没有任何动作,他只寒着脸,静静的看着手中那血色条幅。
“啊……”太监总管忽然惊叫出声,然后死死的捂住了嘴。
朱元璋先是拿起奏本翻看,只一瞬间!他的脸色就阴沉下来!越看越是乌云密布。
朱棣此时也把心提了起来,看来此事对朱元璋的影响比他想的要严重得多。
北方虽时常有战事,还有异族劫掠,但大明会派兵出征,挥兵北伐,保卫边境百姓,困难时大家一起吃苦,打了胜仗大家一起开心,总归是一直有希望的。
因为铁的含碳量比较高,特性就比较脆,若是让曹玮去持双剑互砍,也能做到这一点,但他没想到朱元璋一大把年纪,还能一击砍断铁剑。
太监总管取了奏本和万民血书,放到了朱元璋身前的桌案上。
“好!好!好!好剑!好钢!”
然而,此时他一门心思都在手中的奏本和万民血书上面。
曹玮不禁咧咧嘴,笑道:“草民炼出的钢材绝对没有问题,陛下若是不放心,就再取来一把剑,让它们碰一碰,孰强孰弱不就知道了?”
曹玮眼看着朱元璋前后如此大的反差,心中都忍不住悄悄捏了把汗,主要是朱元璋的脸色太差了,此时他就像一块坚冰,通体散发着骇人的寒意!
曹玮忍不住瞥了一眼在旁边站着的朱棣,好奇那奏本里面到底写了什么。
拿到手的第一感觉,便是轻!
太监总管明显比往日要向朱元璋靠近了许多,脸上表情虽不显紧张,但从他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还是十分在意曹玮手中的短剑。
朱元璋站起身子,接过长剑。
我滴妈呀!!
曹玮不自觉的咽了口唾沫。
这是什么情况?
朱元璋已经再度坐下,乐呵呵的朝朱棣说道:“伱来的正好,来看看新型炼钢之法炼出来的短剑。”
之后的几天时间,曹玮便带着匠人们一边实验操作,一边搭建厂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