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大明捡到太孙我教出千古一帝 笔趣阁 > 第88章 曹英震惊大明的弊端(第2页)

第88章 曹英震惊大明的弊端(第2页)

“那些藩王和官绅们,就算他们一直都不去做贪赃枉法之事,但却可以从百姓手中收购田地,他们太有钱了,收购田地对他们来说轻而易举。”

“比如说陛下制订的军户制度,乃是世袭制,只要世世辈辈参军,就能一直有国家给他们分发耕地,且因服兵役朝廷对他们也免除了税收和徭役。”

喝了口水之后,曹玮便去灶房做饭。

而许许多多的商帮之中,朝廷依旧按照曹玮给出的方案进行改革,再度细划分职位权力,安插朝廷专职官员,而各地商帮要完全听命于朝廷组织的总商会。

随着冬季到来,白天越来越短,刚到酉时天便暗了下来。

“但是弊端仍旧有许多,”曹玮第二句话接上,让曹英整个人一怔。

朱元璋在信中所说,要他开始学习如何治理国家,但却让他去向曹玮请教。

曹玮从未跟曹英谈及过国家策略等等,曹英不知道曹玮还有这等能力,但朱元璋却能敏锐的从商会改革管理一事中看出许多端倪。

随着江面上的商船和战船越行越远,码头上看热闹的商人和农户逐渐散去。

再说他就剩下大半年的时间,到时候离开大明,曹英多半也要回到皇宫去,更加没必要搬去什么大宅子。

朱元璋这样做也只是想要试一试曹玮真实的政治能力,毕竟曹玮只在改革管理商会一事上显露了他不俗的政治眼光。

向父亲请教?

父亲懂得如何治国?

“朝廷对于藩王和官绅们的供养也一直在持续,财政开支只会越来越大,朝廷为了财政平衡,便只能向百姓们不断加税,这就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在这些苛捐杂税的不断加派下,百姓们……”

“陛下是制订了许多国策,看起来也都是为百姓考虑,可那些国策里面却没有一条能防止百姓手中的土地被有权有势的那些人兼并到手中。”

“父亲,你所说的弊端是指……”曹英皱着眉,疑惑出声,“大明既无内忧,也无外患,怎么会如父亲所说……”

为防曹玮只是昙花一现,之后将曹英给带歪了,朱元璋还在信中交代曹英,曹玮但凡和曹英谈论国策定论,曹英须得将曹玮所说,再给朱元璋写信重复一遍。

甲板上的伙计们也是第一次担任水手,七手八脚忙活着升起船帆,收起船锚,商船便缓缓开始行进,战船同样扬帆起航。

“而朝廷对藩王和官绅们又不收税,税收的压力就落到了天底下的百姓们头上。”

大明各地商人,但凡有点规模,来自同一地方,都会抱团取暖成立商帮,也就是商会。

“一个只进不出,一个出多进少,时间越长,大明的百姓们就会越来越穷,而藩王和官绅们却越来越富有。”

一顿饭很快结束,父子二人都十分满足。

曹英听完怔住了,脸上的神色收了起来。

然而曹英毕竟是自己的儿子……义子也是儿子,曹玮还是很乐意跟曹英聊一聊大明的未来。

“老严,我早就说让你锻炼身体,你不听,看看!虚成什么样子了。”曹玮摇着头说道。

尔后,开始批阅桌前摞得高高的奏折……

几个有心计的商人想要凑过来跟严震直套近乎,却被随行的下人拦住了。

但曹玮想到自己田里那几亩麦子,还是婉拒了朱元璋的好意,离得太远不方便他照看田里的麦子,他懒得每天来回折腾。

“你说有道理,但那只是现在,百年后大明是什么样子谁也不知道,陛下此时定下的种种国策,只能保大明百年基业,却保不了大明千年、万年江山无虞。”曹玮轻轻的摇了摇头。

严震直正将一份海图交给那富商。

码头边上。

杭州不仅临海,还有内湾,可以大大减少恶劣天气给战船造成的损伤,大明水军操练起来也更加方便。

“向父亲请教……该如何提起?”曹英放下手中信纸,开始思索。

“刘老板一路顺风,财源广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