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是巴结奉诚……人家堂堂科举考出来的读书人,能留在京城做官儿的人上人。但凡有点骨气的,也不会把劲儿使在个太监身上。
‐‐丢不起那个人呐!
所以,哪怕这传旨大太监在奴才里,可以说是早就混出了头儿,但对高眉大臣的奉诚话儿,听着感觉依然还是很舒服。不过,舒服归舒服,他心里清楚的知道自己的主子是哪个,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
搭了搭袖子,大太监露出一脸习惯性的谦卑笑容,打了哈哈,&ldo;大人您别担心,风已平,浪已静,您大胆的上朝去吧!&rdo;到底收了人家的银子,方才他还撇了一眼,千字打头……怎么着,都得给句话不是?
&ldo;多谢总管。&rdo;高眉大臣连忙恭手道谢。心下却长嘘口气,露出个如释重负的表情。
一旁,一直暗地里偷偷观察着他们一举一动的官员们,见高眉大臣的表情和大太监的笑脸,也都微微放下了高悬的心。
&ldo;各位大人,随奴才来啊&rdo;大太监挥舞着拂尘,举步前头带路,顺便还回身招呼着班房里的人,&ldo;时辰到了,请移步啊!&rdo;
班房里的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均按着平时的顺位,按官职大小陆续走出班房,一路往大殿走去。
跟着大太监,半点不敢左顾右盼,眼神儿老实的不成,就连挥舞手臂的动作都不敢太大。这群大臣们,走宫道,穿回廊……终于到了大殿。
大殿里头,玉阶之下,早就分定了两排的文武大臣。为首领头儿的段似道心中一凛,举目去瞧……果然,正是昨日参加了大宴的官员们。
脸色苍白,眼圈儿发青,虽佯做镇定之色,却依然免不得双股颤颤。只是,哪怕形容在是狼狈,可段似道仔细去数,一个儿一个儿的瞧,发现昨日被宴请的大臣……确是一个不少。
没人死‐‐事件说不定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严重。
昨儿攻打自己府第的,除了太子之外,剩下的皇子也没谁有这胆子。可是,太子的人攻打了没多久,便有人来相救,想必就是永平帝早就有所防备了。而且,参加大宴的大臣们一个没死,半点伤亡也无,想来,是永平帝很快控制了局面。
大臣都没死呢,皇家又怎么会有事儿?
‐‐根本不可能!
段似道心头老大石头终于放下,轻轻嘘出口气,心里仔细琢磨着,一会儿永平帝出来之后,他该如何行事,怎样开口,才能给长安王要下更多的好处!!
按昨儿晚上京城那股子闹腾劲儿,烧了好几条街,伤亡无数。那么,太子犯的事儿……不用说,肯定就是造。反无疑了。
‐‐此乃十罪不赦的大罪,太子肯定被废无疑。那么,下一任的太子……按永平帝的偏好,百分九十以上的可能,就是长安王。
‐‐他的亲外孙子!!
段似道抚了抚胡子,心中很是欣慰。万没成想,他个农夫的儿子,不止当了一国首辅,竟然还有个外孙子能当皇帝了!!当真光宗耀祖,说不出的荣耀。
美的不成,满脑子幻想着做白日梦,段似道都快笑出声儿来了。可谁知,大殿玉阶这上,传旨太监一声高唱,甩鞭&lso;噼啪&rso;作响,&ldo;上朝群臣跪拜&rdo;这一声,响彻大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