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大力笑着回应他们:“哟,七婶子你这话可不是寒碜我吗,我从小在咱们石河村长大。
而且我爸妈都在村子里生活,我哪里是什么城里人?
不过是在厂里工作罢了,伟人说过,劳动人民是最光荣的,咱们都是一样的。
可不兴搞资本主义那一套,现在人人平等,没什么城里人和乡下人之分。”
曾大力这话说的被称呼为七婶子的老太太一言不发。
他又转头又对大川他爸说道:“老哥,大川能上到高中毕业也是件了不起的事。
不过我还是建议他能去上大学,将来选择的出路更多。
在咱们机械厂干活还是出苦力罢了,而且现在有些地方己经进行了改革开放,他只有上了大学出去见识过世面将来才会有前途。”
曾大力这话说的真心实意,不过大川他爸怎样想就不一定了。
几人又相互寒暄了几句,曾大力才带着妻儿进了自家的门。
曾老爷子和曾老太太今年己经六十多岁了,一首跟着二弟一家,属于分家不分院的那种。
不过他们身子骨硬朗,家里还种着几亩庄稼。
现如今是一九八三年,农村己经实行了包产到户,老两口也得到西五亩地,干的正起劲呢。
他们没事的时候还会进山里采一些野菌子,因为曾大力喜欢吃,每次郑淑琴回来的时候老两口都会让他带回去一些。
若是他们长时间没回家,老两口就亲自给他们送上门去。
在他们看来,曾大力也是他们家的骄傲。
十里八乡的谁不羡慕他们有个在机械厂上班的儿子啊。
“爸,妈,在家吗?我们回来了!”
屋里的人听到动静走了出来,曾振国一把接过曾兴国手里拎着的东西,笑嘻嘻的说道:
“二哥,这一路你辛苦了,我给爷奶他们送去。”
曾兴国:
三弟是真把他当成傻子了吧,他只是不爱说话罢了,又不是真傻。
不过这点小事儿曾兴国不愿意跟他争,反正这一路也没受多大累。
曾老爷子和曾老太太走出了房门,一看见大儿子大儿媳带着两个孙子回来了,高兴的不得了。
曾老爷子开口问道:“大力,你们怎么这个时候回来了?
可吃午饭了?我让你娘去给你们做点好吃的。”
曾大力赶紧回道:“爸妈,不用了,我们是吃过饭来的。
淑琴包了些包子说要来看你们,正好我今日休息就跟着一块来了,你们最近身体还好吧?
要不要跟我去城里一块住几天?”
曾老爷子笑着回道:“我们身体好着呢,你在城里工作忙不用记挂我们。
城里我们就不去了,出门谁也不认识,整天围着家属院转,还不够憋闷的慌呢。
我跟你妈还有劳动能力,平时我俩没事在家种种地养养鸡鸭挺好的。
现在的地都是自家的,不像以前生产队那会儿了,咱们干着也有劲儿。”
他们不愿意去城里曾大力是知道的,所以也没有勉强。
曾振国赶紧把手里的拎着的东西交给曾老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