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等到了下班时间,曾大力骑着自行车就离开了。
一些同事见他这么着急忙慌的样子,还有些好奇,平时曾大力平时的思想觉悟可是很高的。
不说每天是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但是也从来没见他下班这么积极过。
不少同事还在背后议论是不是他家里出了什么事呢。
其实曾大力是惦记家里的生意,郑淑琴和曾兴国从来没做过生意,而且他们当地政府也不过是才放开个人政策。
不管是经验上还是心理上,他们都欠缺,自己厂里又不好总请假,所以他只能下了班之后第一时间往回赶。
曾大力没有回家,而是骑着自行车首接去了公交公司对面。
郑淑琴和曾兴国正在跟一个询问衣服的顾客介绍衣服。
但是最后那女子摇了摇头:“你们这衣服太贵了,我去供销社买块布做身衣服才多少钱?
你这一件衬衣就要二十多块,不划算。”
原来是顾客嫌弃他们卖的衣服价格贵,郑淑琴听到这话也是一筹莫展,这样的话她今天听的太多了。
除了第一个来买衣服的人痛快的付了钱,其他人都嫌衣服价格太高了。
尽管他们定价的时候己经留出讨价还价的空间,但是一两块钱这些人根本就不知足。
他们砍价喜欢对半砍。
若是按照一半的价格卖,他们只有两三块钱的利润了,除去来回的车费和住宿,基本上剩不下什么,甚至还要倒贴。
那他们辛辛苦苦的岂不是白忙活了一场。
所以郑淑琴宁愿不卖也不愿意把这些衣服便宜处理了。
看到曾大力的到来,郑淑琴觉得是满腹的委屈,曾兴国也觉得有了主心骨。
曾大力给了他们一个安抚的眼神,然后把自行车停放好对着刚刚嫌贵的那位女士说道:
“大妹子,你要是觉得衣服价格不合适,也可以去其他地方看看。
当然你说的供销社里自己买布自己做衣服也行,确实是比咱们这些衣服要便宜一些。
但是供销社你也是知道的,翻来覆去就那几种颜色,穿上得比实际年龄老好几岁,而且买布要用布票,一家人攒上一年半载的还不一定够做一身衣服呢。
还要拿去让师傅裁剪,不仅得花钱,更重的是等十天半个月也不一定能穿上新衣服。
这么一折算下来,一件衣服不仅费钱还费事。
你再看咱们这衬衣,都是的确良面料的,摸上去丝滑柔软。
更重要的是这造型好看,你看这领口处还带这一个丝巾呢,系上既洋气又好看,这可是香江那边最新的款式。
我保你穿上三五年都不会过时,你的那些小姐妹们若是见了肯定得羡慕你,说不定还得让你带着他们来买呢。
妹子,哥说句不好听的话,这女人就得对自己好点,一件二十多块钱的衣服都不舍买,岂不是活的太弊屈了。”
曾大力嘴里噼里啪啦的说了一大通,别说还真把那女子说的有些心动了。
其实这衣服确实是看好,要不然她也不会在这摊位前往待这么长时间,跟郑淑琴他们讨价还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