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老太太见大儿子和大儿媳出手这么大方,更是笑得合不拢嘴。
她知道曾大力他们做着生意,应该也不差着三十五十的,便笑着收下了,不过嘴上却说着:
“都是一家人,哪里用得着这么客套,不过这大过年的,是你们的一番心意,我和你爸就收下了。
下次回来可千万不能这样了。
你看看你们还拎着这么多东西回来,家里什么都有,你二弟他们都准备好了,你们还这么费事干什么?”
曾老太太说完就看向了曾大力他们带来的半麻袋东西。
几个孩子忙着给老两口拜年,到现在带来的东西还装在麻袋里呢。
曾大力一边往外掏东西一边说道:“二弟他们准备的是他们的心意,我们准备的是我们的心意。
都是儿子,我还是家里的老大,平时工作忙也没时间陪在你们身边,逢年过节再不准备些东西那我这个儿子当的也太不合格了。”
曾大力给曾家老两口准备的都是一些实用的东西,除了一些吃的外,还有新毛巾洗脸盆和暖水瓶。
曾大树和李香菊得知曾大力一家回来了,带着几个孩子也来了老院。
曾大树家的几个孩子见到曾大力和郑淑琴后二话不说先跪下砰砰的磕了几个头:“大伯大娘过年好!”
曾大力和郑淑琴赶紧扶起了几个孩子,然后挨个给他们发压岁钱,每人两块钱。
曾大树一家一首生活在村里,曾大树除了种地外也没个正儿八经的工作,这两块钱对他们的几个孩子来说绝对是一笔巨款了。
一口一个大伯大娘的叫的更加亲热了。
李香菊怕他们拿着这些钱乱花,赶紧威逼利诱的给几人哄了过来。
这几个孩子都不情愿的撅着嘴,但是又不敢不把钱交出去。
他们真要是自己偷偷的花了或者丢了可是要挨破鞋底的,大过年的他们可不想挨揍。
郑淑琴见几个孩子嘴巴撅得都能挂油瓶了,赶紧又从兜里掏出了几张五毛的,一个人给了他们一张,还千叮咛万嘱咐的,千万不要丢了。
这几个孩子才笑嘻嘻的接过了钱去村口看看有没有游街串巷的货郎,能买上一串糖葫芦也是好的。
李香菊无奈的说道:“大嫂,你就不要惯着他们几个了,显得我这亲妈跟个后娘似的。”
郑淑琴见状拉着她的手说道:“行了,这大过年的就让孩子们开心开心。
对了,我还给你带了礼物呢,是一件新款的羽绒服,穿上轻薄保暖,是咱们家卖剩下的,你也别嫌弃,快去试试。”
说完就从袋子里掏出了一件羽绒服。
李香菊一听又有新衣服穿顿时笑的合不拢嘴,她可是听曾大树说了,大嫂进的这批货都不便宜,进货价最少也得几十块呢。
只是大嫂把这么贵重的衣服给她,她心里还有些过意不去。
但是最后还是没能抵得住新衣服的诱惑,美美的穿到了身上。
不出意外,又得到了一大家子的赞美。
曾大力抬头看了一眼,这回这衣服穿在李香菊身上倒是顺眼多了。
李香菊舍不得穿,试了试就脱了下来,说要等着走亲戚时再穿。
眼看着快中午了,年货都是备好的,一大家准备吃个团圆饭,可是这顿饭却吃出了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