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心理咨询室介绍 > 第249章 被诅咒的人(第3页)

第249章 被诅咒的人(第3页)

这与暗河情报中“原因不明的倾覆”何其相似!

“那…你父母…”我下意识地开口,随即意识到不妥,立刻收住。

小野葵的眼神瞬间黯淡下去,她低下头,看着脚下被阳光晒得微暖的岩石,声音轻得像一阵风:“爸爸妈妈的船…也是在那边…没的…”她没有再说下去,但那份悲伤,比清晨的海风更冷。

气氛再次变得有些沉重。初升太阳带来的温暖,似乎也被这深海的阴影和沉重的往事冲淡了几分。

“回去吧,”我轻声说,打破了沉默,“太阳升起来了,风也更大了。你爷爷该醒了。”

“嗯。”小野葵点点头,最后看了一眼那轮已经完全跃出海面、散发着无尽光热的太阳,转身和我一起沿着来路走下悬崖。

回程的路上,阳光驱散了部分寒意,村落里也渐渐有了人声。路过村口那棵老槐树时,一个裹着厚棉袄、满脸皱纹像风干橘皮的老婆婆正坐在树下的石墩上晒太阳。看到小野葵,她浑浊的眼睛抬了抬,用沙哑的本地口音嘟囔了一句什么。

小野葵脚步一顿,脸色微微变了变,但还是礼貌地朝老婆婆点了点头,拉着我加快了脚步。

“她说什么?”我低声问。

小野葵抿了抿嘴唇,眼神有些复杂,声音压得很低:“是村尾的松本婆婆…她说…‘葵丫头,带生人去看海神娶亲的地方了?小心…别惹海神不高兴…’”

海神娶亲…又是这个传说!

我的心猛地一沉。看来这个古老的、带着血腥意味的传说,在村里老一辈心中,依旧有着沉甸甸的分量。那婆婆的眼神,绝非单纯的善意提醒,更像是一种带着恐惧的警告。

回到老屋,小野爷爷已经起来了,正拄着拐杖在小小的院子里慢慢踱步。看到我们回来,他浑浊的眼睛望过来,尤其是在我脸上停留了片刻。他的目光不再是单纯的感激,似乎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探究?还有一丝极其隐晦的…忧虑?

“爷爷,我们去看日出了!可漂亮了!”小野葵努力用欢快的语气打破这微妙的气氛。

老人“嗬嗬”了两声,点了点头,目光却依旧落在我身上,带着一种欲言又止的沉重。

我迎着老人的目光,平静地点了点头。心中却已翻江倒海。

日出很美。

小野葵在阳光下的笑容也很美。

但海见町的平静之下,那深海的阴影,那古老的传说,那刻在老人骨子里的恐惧,还有那转瞬即逝却冰冷刺骨的窥视感…都如同无形的丝线,正在缓缓收紧。

小野葵白天要去镇上做兼职(坚持要靠自己挣生活费),小野爷爷则多在院子里晒太阳或在屋里静养。这给了我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开始在这座笼罩着迷雾的渔村里进行“田野调查”。

正如林风的情报所示,海见町的村民,尤其是老一辈,对外来者有着天然的疏离和警惕。

当我试图以“对小野葵家乡感兴趣的外地朋友”身份,在村里闲逛,与坐在门廊下晒太阳的老人搭讪时,得到的回应大多是含糊的应和、礼貌而疏远的微笑,或者干脆是沉默的打量。

话题一旦涉及到村子的历史、传说,特别是“龙三角”或更早的事情,对方立刻就会眼神闪烁,顾左右而言他,或者干脆以“记不清了”、“都是老黄历了”搪塞过去。

“拾荒者”的情报网络在这里似乎也遇到了瓶颈。村民们对陌生人有着近乎本能的提防,常规的民俗学者或慈善工作者身份,很难撬开他们紧守的口风。看着暗河传回来的、进展缓慢的报告,我暗自摇头。看来,得换个更“接地气”的办法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突破口,就在小野葵身上。

第二天起,我改变了策略。不再漫无目的地闲聊,而是将话题的中心,牢牢锁定在小野葵身上。每当遇到村民,无论是去村口小卖部买烟,还是在狭窄的巷子里“偶遇”晒太阳的老人,我都会主动提起她。

“啊,您好!我是小葵的朋友,从京都过来的。”我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带着点腼腆和幸福的笑意,“小葵总跟我提起海见町,说这里的海有多美,人有多淳朴…这不,我就忍不住过来看看了。”我的语气真诚,眼神里流露出对小野葵毫不掩饰的喜爱和宠溺。

“小葵这孩子,真是辛苦啊。”遇到一位在补渔网的大婶,我适时流露出心疼,“又要上学,又要打工,还要照顾爷爷…看着她那么累,我这心里…”我恰到好处地叹了口气,摇摇头,一副心疼又无奈的样子。

“小葵爷爷恢复得不错,多亏了小葵细心照顾。我看她给爷爷按摩、喂饭,那份耐心和孝顺,真是…”我对着另一位老伯感慨,语气里充满了欣赏和骄傲。

最关键的是眼神和微表情。每当提到“小葵”这个名字,我的眼神会瞬间变得柔和,嘴角会不自觉地上扬,带着一种仿佛想起世界上最珍贵之物的甜蜜感。偶尔“不经意”地提到“她喜欢吃这个”、“她上次说那里风景好”,更是将这种“亲密关系”的细节拉满。

效果立竿见影。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