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百废待兴的阳谷县而言,这份被解放的人的力量,才是重建真正的基石!
一千名奴隶,不过万两白银的代价。
此刻未曾全部释放,正是要留作激励,化作悬在所有奴隶眼前的希望之果。
而眼前这山呼海啸般的狂热,已然证明。
这步棋,走对了!
在震耳欲聋的感恩声浪中,秦良缓缓抬手。
喧嚣的人群瞬间鸦雀无声,无数双饱含希冀的眼睛聚焦在他身上。
“自今日起,尔等便是阳谷县登记在册的良民!
本官将按人头,分拨土地于尔等耕种。
未来半年,县衙会提供粮种、农具。
尔等只需按律向县衙缴纳定额赋税,余下产出,尽归己有!”
目光扫过那尚未获得自由的九百余人,他继续道:“其余人等,亦可得地耕种,唯赋税稍重。
然本官承诺:凡今年耕作勤勉、成效卓著者,皆可循此例,脱去奴籍,登入良册!”
话音甫落,数十名甲士应声而出,将一块块打磨光滑、铭刻着数字编号的木牒牌分发至每个人手中。
牒牌上的数字,对应着城外那片已被规划好的、等待开垦的广袤土地。
这些土地,产权仍牢牢握在县衙手中,只是以租佃形式授予他们。
秦良巧妙设置了阶梯式赋税——良民税轻,奴隶税重。
这鲜明的差距,便是悬在所有奴隶眼前、驱使他们奋力向前的最大动力!
效果立竿见影!
九百多名奴隶紧握着手中的木牒牌,激动得浑身颤抖,眼中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
那是属于土地、属于希望、属于未来的光芒!
而那五位新晋良民,更是恍如梦中,他们从未敢想,竟能在有生之年摆脱枷锁,更获得赖以生存的立身之本!
这一切,远超他们最狂野的梦境!
奴隶这边的事情完成,接下来无疑就是轰轰烈烈的建设计划了。
而且在这种热情的氛围之下,秦良的政策很快一条条地执行了起来。
秦良的建设可不会和这个时代的大多数县牧一样。
他是参考了前世的记忆,进行了规划以及统筹。
相比于其他领地的散乱,整个阳谷县所在都是极为规整的,道路横平竖直,功能区划分明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