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这连窗子都不开的态度,多少让淮茹爸有些难堪。
不过,他倒也没说什么,点点头就去前边开路了。
旁边紧挨着的淮茹见此情形,也并没有什么表情。
似乎是已经习惯了。
二人的关系说起来吧,倒也不是谁的错。
当初梁大刚娶秦淮茹,秦京茹的时候,淮茹爸妈就有点想要敲竹杠的意思。
梁大刚自然对他们没有太大的好感。
后来日子久了,他们这边知道扭不过,再加上本身也不算是什么坏人,也就顺其自然了。
逢年过节的,还会往家里送些新鲜的瓜果蔬菜。
时间一长,两边关系也就缓和了。
之所以弄到现在这个地步,真要说起来,还是钱惹得。
头几年试行乡镇企业,村办集体企业,他们秦家村因为梁大刚的关系,就成了试点村。
淮茹爸也因此成了村支书,并且牵头组建了集体企业。
这人啊,就是这样,蹲的久,倒是没什么,可一旦站的高了,这山望着那山高,就总想再高一点。
借着梁大刚岳父的这层关系,淮茹爸这些年没少钻营。
时不时地还总想从秦淮茹这里,寻摸一些后门之类的小道消息。
淮茹起先是不答应的,但毕竟是亲生父亲,后来被磨得实在没有办法了,还是请示了梁大刚。
梁大刚不想她难做,所以就答应给一些不痛不痒的小后门。
反正他们重刚建筑需要的材料多,什么砖啊,预制板啊这些的。
没有技术门槛,他们也没必要自己建厂制造。
都是买现货。
只要秦家村的产品质量过关,收谁家的不是收嘛。
他们秦家村在外人看来是个村中巨无霸。
但在重刚这里,一个抬手,就够他们吃十年的。
所以对于重刚来说不痛不痒,可对于这些小企业却是另外一回儿事了。
靠着这些后门,淮茹爸混的是风生水起。
厂子也越变越大。
厂子越大,负担也就越大,求人办事儿的事情就越多。
他能求谁呢?
不用说,还是秦淮茹和秦京茹。
可一次,两次可以,三次?四次呢?
再往后,必然是越搞得越难看。
可偏偏她爹飘了,心也大了,谁劝都劝不听了。
渐渐地,连秦淮茹的感情都快被消磨殆尽了。
这就导致,这两年来,梁大刚基本上都是走个过场。
今年要不是小当和槐花。。。。。。
他都不打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