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是一声悠长的叹息,又像是一道无声的诅咒。
他缓缓站起身,道袍在无风的殿中轻轻飘动,猎猎作响。他走到大殿中央,负手而立,目光再次投向那面巨大的紫檀木书架。书架上,除了这部禁忌的《新神名册》,还陈列着无数珍贵的道藏典籍、上古神器碎片、以及历代观主留下的手札玉简。
每一件,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和无数的传说。
但此刻,在尹珏眼中,这些东西仿佛都失去了光彩。他的目光最终定格在书架最高一层,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那里,放着一个同样材质古朴的木匣,与其他典籍相比,并不起眼。但尹珏知道,里面存放的,是数十年来,他呕心沥血,耗费无数天材地宝,才勉强记录下来的……关于那卷《新神名册》的零星感悟和部分残缺记载。
每一次翻阅《新神名册》,对他而言,都是一场残酷的考验,一次对心神和灵魂的残酷掠夺。他能从中看到的,不仅仅是诸神的轨迹,更是……一种无可挽回的宿命感。一种……万物凋零,诸神黄昏,不可避免的终局。
他看到了太多熟悉的名字,那些曾经照耀万古,威震九天的伟大存在,一个个在名册上黯淡下去,化为历史的尘埃。而他,作为上清观的观主,作为这片天地间最后的几位能够窥视这份名册的生灵之一,却无力阻止这一切的发生。
这种无力感,比死亡本身更让人绝望。
他曾试图反抗,试图寻找那一线生机,试图逆转那既定的轨迹。为此,他不惜逆天而行,耗费了无数的心血和寿元,甚至……牺牲了某些他本不该牺牲的东西。
但结果呢?
看看那名册上,那些被他用尽心力去守护、去改变的名字吧。有的,确实暂时延缓了陨落的命运,光芒黯淡了许多,却依旧在缓缓流逝。有的,甚至……加速了他们的灭亡。
他的努力,就像是在汹涌澎湃的洪流中,试图用手中的枯枝,去阻挡那不可抗拒的洪流。徒劳,且悲壮。
“呵……”
一声几不可闻的苦笑,从尹珏的唇边溢出。那笑容中,充满了自嘲,也充满了无尽的疲惫。
他缓缓转过身,目光落在了大殿入口的方向。
那里,不知何时,悄无声息地站了一个人。
一个年轻的身影。
他穿着一身与他师尊尹珏同样质料的青色道袍,却颜色鲜明得多,宛如雨后初晴的碧空,充满了勃勃生机。他的身姿挺拔,面容俊朗,眉宇间带着一股少年人的英气和……一丝与这座沉寂大殿格格不入的、难以言喻的从容与……淡漠。
他的眼神清澈,如同最纯净的山泉,映照着大殿内昏暗的光线,却没有丝毫的闪躲或不安。他就那样静静地站在那里,仿佛早已来了许久,又仿佛是刚刚才凝聚成形的光影。
他便是青璃。
尹珏唯一的亲传弟子,也是上清观……唯一的希望。
青璃的修为境界,早已超越了寻常意义上的金丹、元婴,甚至连化神都已是过去。他如今所达到的层次,被世人称为“地仙”,距离传说中真正的“天仙”、“真仙”只有一步之遥。但尹珏知道,青璃的境界,远不止于此。
他的道,与众不同。
他的心,也……异于常人。
或许,正是因为这份“异”,才让他能够在尹珏数次冲击《新神名册》带来的心魔劫与灵魂反噬时,稳稳地守护在旁,成为那道不可或缺的屏障。
“师傅。”青璃开口,声音清朗温和,如同春风拂过冰封的湖面,带着一丝暖意,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疏离。
他缓步上前,来到尹珏的身后,微微躬身行礼。他的动作标准而优雅,带着道门弟子的虔诚,却又似乎缺少了某种更深层次的情感。
尹珏没有回头,他依旧背对着青璃,目光投向远方,仿佛在看穿这昆仑山的层峦叠嶂,看向那更为遥远、更为缥缈的天际。
“何事?”他的声音依旧低沉,带着刚才的疲惫。
青璃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斟酌言辞。然后,他再次开口,声音平稳,听不出丝毫波澜:
“弟子刚刚……有幸,再次感应到了《新神名册》的一丝……波动。”
尹珏的身躯微微一僵。
他缓缓转过身,看向自己的弟子。昏暗的光线下,他看不清青璃脸上的表情,只能看到那双清澈依旧的眼眸。
“哦?”尹珏的语气听不出喜怒,“是何波动?”
青璃抬起手,指向大殿中央那张紫檀木书案的方向,那里,刚才因为他的话,似乎隐隐又泛起了一丝微弱的荧光。
“弟子不知。”他摇了摇头,语气平静地说道,“只是感觉到,似乎……有什么东西,想要从那‘名册’的禁锢中挣脱出来。或者说……是在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