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路上,贺建国开着车,车内空调送出凉爽的风,却吹不散夫妻俩心头的热度。
张兰坐在副驾,几次欲言又止,最终还是没忍住,回头看向后座的儿子:
“小凡,你刚才在校门口说的那句‘蜀道之难’什么的,是你自己想出来的?”
贺建国也从后视镜里投来好奇的目光。
那句话的气魄,即便是他这个对文学不怎么感冒的中年男人,听了也觉得心潮澎湃。
贺凡正在闭目养神,闻言睁开眼,脸上带着一丝少年人的得意:“作文写到那儿了,有感而发,随口就说出来了。可能是灵感来了吧。”
“有感而发?”张兰倒吸一口凉气,看着儿子的眼神彻底变了。
从“自家学霸”升级到了“我家出了个文曲星”。
“我的天,儿子,你这灵感也太吓人了!我听着都起鸡皮疙瘩!”
贺建国稳稳地握着方向盘,嘴角却忍不住上扬,语气里满是藏不住的骄傲:
“我就说吧,咱们儿子随我,关键时刻有大将之风。”
“不过小凡,这话说得确实好,有水平!但高考这事儿还没完,别骄傲,下午的数学才是硬仗,好好休息,保持状态。”
“知道了,爸。”贺凡微笑着应下。
事实证明,苏晓的职业嗅觉没有半分差错。
当天下午,当贺凡正在数学考场上,用他那融合了两世学霸经验的大脑,行云流水地攻克着解析几何与导数压轴题时,互联网的世界,己经因他而悄然引爆。
《都市快报》的效率极高。
一篇名为【高考现场惊现“神级考生”!一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引全场震撼!】的新闻稿,配上贺凡那张从容淡定、气质卓然的抓拍照片,被迅速推送到了各大平台。
苏晓的文笔老辣,她没有过多地去渲染贺凡的言辞,而是着重描绘了当时的环境,焦灼的家长,喧闹的人群,以及当那句诗脱口而出时,全场瞬间的寂静。
这种强烈的对比,极大地增强了新闻的冲击力。
起初,这篇文章只是在本地新闻圈里流传。
但很快,那句石破天惊的诗,开始展现出它跨越时空的魔力。
“卧槽!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话也太顶了吧!画面感瞬间就来了!”
“这是哪个考生说的?太牛逼了!这格局,这气魄,秒杀那些‘为赋新词强说愁’的作文立意啊!”
“我就是川人,第一次听到有人能把我们蜀道的险峻,用这么一句话给概括出来!简首绝了!说出了我的心声!”
“好想看那位考生的全文啊。”
“是啊,能不能提前把原文报出来哦。”
“楼上的想屁吃呢,这是高考好吧,要糊名批卷的,就跟古代科举一样。”
评论区在短短一小时内,迅速破万,并且以几何级数的速度增长。
紧接着,那个在现场蹭热度的网红主播,也将剪辑好的视频发布到了自己的短视频账号上。
视频里,贺凡那平静的眼神,从容的姿态,以及他说出那句诗时云淡风轻的模样,被高清镜头完美地捕捉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