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对抗演习的胜利,在国防大学内部,掀起了一场小型的地震。
“伏羲”系统,这个由两个大一新生主导的项目,一战成名。
虽然具体的演习过程被严格保密,但“蓝军奇兵大破博士团”的传说,却在学员中不胫而走。
陈默,从一个独来独往的技术宅,变成了计算机系人人敬仰的“大神”。
而贺凡,他身上那层“文科状元”的标签,被彻底撕下。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更加深不可测,令人敬畏的形象——“战略家”。
学员们看他的眼神,己经从“崇拜”,演变成了“仰望”。他们隐隐感觉到,自己和贺凡,虽然同在一所学校,但早己不在同一个维度。
演习结束后,龙校长和林海峰院士,再次单独召见了贺凡和陈默。
“好小子,干得漂亮。”龙校长的脸上,满是毫不掩饰的赞许,“你们这次,给我们这些老家伙,都上了一课。”
林海峰院士则看着贺凡,眼神复杂:“贺凡,我现在很好奇,你的知识,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你对未来战争形态的理解,己经超越了这个时代。”
贺凡知道,这是必有的一问。
他早己准备好了说辞,平静地回答:“报告院士,我只是喜欢看书,看的比较杂。从历史战例到科幻小说,我觉得很多东西,本质上是相通的。技术是骨架,但决定战争走向的,永远是思想。”
这个回答,天衣无缝。
既解释了自己的“博学”,又把核心归于“思想”这种无法量化的东西上。
林海峰虽然觉得不可思议,但也只能接受这个解释。
毕竟,天才的世界,本就无法用常理来揣度。
“‘伏羲’系统的价值,己经得到了验证。”龙校长切入了正题,“军方技术部门己经决定,正式将其列为下一代网络防御体系的重点开发项目。国家会投入百亿级别的资金,和最顶尖的人才资源。”
“而你们两个,”龙校长看着他们,“作为这个项目的奠基人,将会获得你们应得的荣誉和奖励。”
陈默激动得脸都红了。
这对他一个技术人员来说,是至高无上的荣耀。
贺凡却显得很平静,他提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要求。
“校长,院士,我有一个请求。”
“关于这个项目的所有荣誉和奖励,我个人可以放弃。我希望,能把这些,都转化成对‘龙芯科技’的政策扶持和技术授权。”
龙校长和林海峰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讶。
放弃个人荣誉,去为一个校外的公司,争取利益?
贺凡解释道:“‘伏羲’是一个伟大的系统,它需要一个强大的‘身体’去承载。这个身体,就是我们自己的,完全自主可控的芯片。‘龙芯科技’,就是为了这个目标而生的。”
“我希望,国家能将一部分‘伏羲’系统的非核心安全技术,授权给‘龙芯’进行民用化的商业开发。这样,‘伏羲’既能在国防领域保家卫国,也能在民用市场,为我们建立起自己的技术壁垒,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这番话,格局之大,眼光之远,让两位大佬都陷入了沉默。
他们原以为,贺凡只是想为自己的公司牟利。
现在他们才明白,贺凡是在下一盘大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