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洵笑道,冲鹿橙和汪玉树眨了眨眼睛,今天是给他们俩纾解,卫洵会回来和鹿橙一起做晚饭,然后跟汪玉树钓鱼放松。
“那可要快点回来呀。”
茅小乐依依不舍道,鹿橙一双狗狗眼起来也格外惹导游怜,被抛到一边的旅客们心中反省刚才讨论时怎么没多给卫洵递递话,心里唉声叹气,但也只能眼巴巴的目送两位导游的身影消失在了驻地中。
“嘟嘟……”
“嘟嘟——”
十月底天气转寒,今天更是飘着细碎冷雨,但周末的春熙大街仍是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在街头立着两个十分惹人注意的身影,时时引得路过行人好奇来。这两个身影引人注意不是因为他们特别高,而是这两个人气质非凡,他们都穿着双排扣长风衣,腰带勾勒出利落窄腰。左边那位领口处露出一点雪白的衬衫领和系得一丝不苟的领带,右边那位则是围着烟灰色的毛绒围巾,黑色直身裤衬得他们腿长而好,靴子更显气质,像是从黑客帝国里走出来的特工,又像是漫步在英伦街道上的绅士。
右边那位手中还拿着一把黑色大伞,伞面倾斜罩住左边人的头顶,姿势十分优雅,在冷雨和人潮如织的街道上安静的像一幅画,哪怕他们都戴着墨镜口罩,遮住了面容,也让人下意识就觉得这两人应该都长相不俗。
尤其是左边正在打电话的稍矮的那位,更是有一头吸引旁人注意的白。长而卷的白用橙黄色带系着,不是老人那种干枯的白,他的白很有光泽,在初冬阳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晕,起来十分顺滑,质地一就很好。让人忍不住好奇这究竟是假还是天生的少白头,频频回望。
“咱们去咖啡厅坐坐?”
从小到大早就习惯被路人关注的卫洵坦然自若,仍然在拨打电话。但站在他旁边的追梦人被这频频打量过来的目光的有些蚌埠住了,这种目光和追梦人习惯的,旅客对导游的注视不同,不带恶意警惕提防尊敬,但却更让他不自在。他用力往上扯了扯口罩,心中第一骂傻逼旅社竟然还要求导游穿制服,第二骂傻逼的自己,知道卫洵有白化病还特意决定给他打伞。
谁知道卫洵戴了帽子,哪里用得着打伞!然而这边正好在下小雨,伞打都打上了,收了也不合适,弄得他现在只能像棵树似的插在卫洵身边继续打伞,连稍微离远点躲开路人目光都不行,然而追梦人忘了现实中头长点的男人难免会引起别人的目光,他头不短,用橙色绳扎起,也很引人注目。更何况他还戴着围巾,戴着手套,整个裹得严严实实,不像正常人的穿着,再加上冷峻的气质,其实也很吸引路人的注意。
好在这会卫洵终于挂断了一直没有接通的电话,表情有点严肃。
“游子明……我朋友没接电话,他手上该是有什么案子。”
他对追梦人沉吟道:“也许和异常事件有关,陪我去。”
“走。”
追梦人利落应下,率先迈开了步子,只要别在这街道上傻站着比什么都好!
“巴比伦毁灭时我就感受到撒哈拉在震动。”
追梦人严肃道:“不过当时情况紧急,没时间想太多。”
“当污染源被彻底毁灭后,撒哈拉九层沙中每一层都多了许多怪物。”
往小处想,是这个时代的北纬三十度毁灭,会引起其他北纬三十度旅程的连锁反应。往大处想,那很可能是巴比伦对应的污染源毁灭,会引动其他北纬三十度的污染源。
“金字塔和大西洲也有一些反应。”
安雪锋沉稳道:“不算太强,只是污染震荡,到目前为止没有出现新的怪物。”
“但如果将来要对更多污染源动手,追梦人所说的情况可能会生在所有北纬三十度旅程中。”
百晓生冷静道,推了推眼镜,撒哈拉和其他北纬三十度旅程不同,追梦人直到今年才终于从钻星者蠕虫体内夺回蝴蝶碎片。在这之前蝴蝶碎片一直不在撒哈拉开辟者的身上,对撒哈拉污染压制力就不高。而卫洵他们那趟去撒哈拉探索更是意外误入远古绿洲的场景重演,上一代位于撒哈拉的北纬三十度旅程再现,对撒哈拉本身也造成了一些影响,导致直到现在,撒哈拉污染的活跃程度过其他北纬三十度旅程。
以至于现在出了点问题后,撒哈拉表现出异常是最快的。这倒也不算坏事,让他们能第一时间心生提防,做好准备。
“这种变化很可能也会在还没彻底开辟的北纬三十度旅程出现,而且还不清楚具体情况。”
追梦人向卫洵,提醒道:“一定要小心。”
“嗯。”
卫洵轻咳一声,有点心虚,起来格外乖巧,追梦人是不知道卫洵往土司王墓信物人皮地图里面塞了多少蝴蝶碎片,说起来就算是各地污染源躁动,导致北纬三十度污染变强,蝴蝶碎片难以压住——那卫洵的土司王墓绝对是最□□的,这么多蝴蝶碎片一起来不可能压不住。
追梦人只到卫洵难得乖巧,就站在安雪锋旁边沉默听他们说话,也不怎么表意见,按理说导游在自家旅队中该是最随性肆意,表露本性的才对,但眼下的卫洵和对抗赛中掌控全局的他相比,实在是低调很多。
追梦人眼珠一转,觉得自己想明白了。估计还是卫洵双重身份暴露,和归途里的人相处多少有点尴尬吧。虽然刚才在早餐桌上氛围还算和谐,但真正的默契说到底还需要培养。尤其是归途内每个人定位在这些年战斗中都已经固定,谁出谋划策谁定方向方针,谁先头探路谁负责物资,都已经有了默契,没有给导游留什么位置,现在讨论起来不经意就撇开了导游,也是双方都还需要磨合。
卫洵现在沉默倾听,也算是在熟悉每个人的脾气秉性,最后融入到团体中。但可能追梦人这些年独习惯了吧,虽然之前他都是融入团体的,听张星藏安排规划的,但这几年下来,不可避免的,他也养成了大导游的脾气,习惯说一不二。
再说了,导游本来就不太需要融入到团体里,毕竟在旅程中,本质上导游和旅客要做的事不同,能做的事也不同。旅客主要以景点任务为主,而导游却能在原住民、新景点方面下手,旅客导游能互相配合,各自在自己的领域做到最好,远胜过生硬的融入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