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 第二百三十九章 出手中(第3页)

第二百三十九章 出手中(第3页)

正在卿卿我我之时,环儿进来说:“外面有人求见官人。”

喊官人喊得不大习惯,声音变得很小。

郑朗站起来,让来者进来。一个四十几岁的中年人,带着妻子,夫fù二人见了郑朗,伏在地上说道:“请知州做主。”

“有什么事到公堂上说。”

“非是公事,不得不上门央请知州。”

“说吧。”

原来他就是捐了四百亩良田给临江寺的刘姓主户。当时听了知善以及其他一些和尚的蛊huò,加上看到法轮的神奇,晕头转向的便捐了四百亩良田。事后也后悔起来,但捐也捐了,地契都交给了临江寺,只好心理安慰。其他百姓也未说他,认为是美谈。

若真相不揭开,权当为来世谋福,但真相揭开了,他跌跌撞撞跑到芜湖县城。此时物格馆已经建好,除物格馆外,还有其他的一些店铺子,看的人多,自有聪明人看出商机,在此盖起来一排排房屋,没有钱的于是摆一个小摊子吆喝着买卖。

挤了进去,然后一间一间屋子看。

真有很多人,那一样事物在这时代不让人感到惊奇?连远在江宁的百姓,有的也乘船过来观看,以后会更多。不要多,就凭那几样简易的哈哈镜也值得跑一趟。

不但有以前几样事物,包括明代武当山奇景之一,海马吐雾,让郑朗提前上演。在屋顶上塑一海马,有三个条件前题,一是必须将它与下面的整间屋子充分的暴晒在太阳下面。二是房间透风xìng不强。

三是海马中空,与房屋空间紧密相连。

冬天不明显,没有武当山那种独天独hou的条件,但夏天,包括这时候的天气,皆可以。每到雷雨来临前气候闷热,冷暖空气上下交替剧烈,由于日光暴晒,房间里湿度大的气体膨胀透风xìng不强,只好自海马大张的嘴巴里吐出来,遇到外面雨天来临时降下的冷空气,有时候能凝成水雾,甚至因为上下气流交接,偶尔发出长啸声。

自建好起,不是每一次下雨都会啸的,只啸过一回。天气渐渐冷下来想听到它的啸声只能到明年。但当时也让所有游客吓呆了。再一看墙壁上写着原理图。

就没有人能看懂的,可连原理说出来,说明它不是什么神明显灵,而是状元聪明,人做的。岂不是废话,不是人做的,难道是地上长出来的。但对于现在百姓来说,是人做的还是神显灵的很重要。

这些个好玩的东西,能让游客不来么?

刘姓主户看后茫然失落。

也没有人说他是善行了,改口说他是傻瓜。

越想越不甘心找到郑朗,央请郑朗将那四百亩地归还给他。

王安石冷笑道:“你以为郑大夫是什么人哪?对你们好,你扪要识好。我问你,那些地是不是你的?”

刘姓主户茫然不能言。地契交给了临江寺,怎么说是他的地?

“看看那些歹僧扪做了什么?若是没有你们一个个捐财纳物,他们有这胆量为非作歹么?”

提起此事,王安石很气愤,不但变相的助忖为虐,办案时蜂拥而来进行阻挠,若不是老师处理明智,换普通官员有可能就出事了。

郑朗将王安石拉住,不让他说,道:“刘大郎,地我分给了租客,还给你是不可能了。但想要地,过一段时间你还有一次机会。这也是一个教训,学一学陆家,多做一些善事,非是供养一群又懒又肥的大和尚,这才是佛祖喜欢看到的。”

看着失落的大fù离开,王安石道:“大夫,他们欺你太软,所以上门无理取闹。”

“不是,乡人们笑话,我扪不能再嘲笑,若是他们想不开,也有可能发生不好的事情。”

严荣忽然道:“郑大夫,我想我以后做不来官员。”

“为何?”

“我哪里有这智慧想得这么细……”,严荣苦恼地说。

郑朗呵呵大笑,道:“只要有心,就是好官。奏折到了京城。

将案情经过说了一遍,郑朗又在奏折里说道:“今天下寺观遍立,甚者福建僧于民五十分一,地侵六分有一奇,漳州余地,举一州之地七分,民户居其一,僧居近六。以大兴祥符记,国有地五百万余顷,隐田及新垦者,七百万亦有之。寺观占其五十有偶,民数百有偶。”

全国耕地七亿亩,这个数字有的。那么寺观占的地会达到五十分之一,还要超过。全国打算实际人口近亿,有一百万人是僧尼道士,或者相关的植户与僧户、撞隶服役。

是何其让人触目惊心的数字!

“僧徒猥多,寺院填溢,冗滥jiān蠢,其势日甚,寺院帐幄谓之供养,田产谓之常住,不德不役,坐榨于民,喝血汁于国家,尤不足,临江寺案非乃个例,全国寺观多装神作鬼之状,愚于百姓,迫其dàng产捐于无妄,或作jiān于禅院之中,yín于法事之所;识贵人,挠政违法,夺民园池,县令莫敢治也;yòu其民立贱买约券,乘罅去籍,并已没田摒而有之;据占水泽山林。种种陋状,不一而足。国犹不禁者,又有民于浮利,率族归于浮屠氏。”

就是寺观的罪状,人多势大,没有谣役,吸百姓与国家的血汁。但还不够,许多寺观皆有类似临江寺的事件,装神弄鬼,愚弄百姓捐香火,捐得倾家dàng产。或者yòujiān女香客于禅院之中,或者直接上门在做法事的场所乱来。还有,因为其势力大,或者认识一两贵人,作威作福,强夺百姓的财产,立假契约,yòu夺百姓财产。或者占据山泽。看到寺观的好处,有的老百姓贪图小利,甚至举族投奔寺观。也就意味着以后这种现象越来越恶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