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 第二百五十二章 斗法二(第3页)

第二百五十二章 斗法二(第3页)

倒不相信,朝中那些清臣,王曾、宋绶、蔡齐等等,外加一个赵祯,当真全是糊涂虫。

并且灾民就要到来,看谁沉住气。

敢情他与吕夷简都将灾民当作底牌在打。

可郑朗才是迫不得己。

书奏写好,送向京城。

郑朗自己却出关了,真辞了职,也要等京城的官员来完成交接,他才能事了。

赵通判这些天苦得,见了面,很想放声大哭,道:“知州,你终于出来了?”

“秋收正式开始,不能不管。”

“京城那边怎么说?”

“祖宗法制。”

“祖宗法制?”赵通判听了这四个字后,差一点吓得坐在地上。全州官吏上下一心在做好事,为了百姓,也为了国家,管祖宗法制什么事?

“我们做得大,为不让朝廷干涉,没有向朝廷逐一禀报,有人不服。还有一些人不想掏多少钱帛支援,祖宗法制仅是一个借口。”值得么?自己改的仅是一州,又没有打算将它推向全国,在全国颁发什么改革,改变什么制度,甚至连自己修的中庸到现在都没有动手,连太平州的大户人家利益,自己也考虑好了。

即便吕夷简是保守派,也不会向自己下黑手。

“难道他们不给?”

“给要给的,要我说,要我求,还想给得少。”

“原来是这样……”这彻底颠覆了赵通判对中书诸相神圣的认识。

“若不是这样,就做不好宰相。”

“……”

郑朗说完又去了两圩,它成了重心,也成了自己向诸位大佬叫板的本钱。

许多人围了上来,一路走一路有人询问,真相郑朗没有说,也不能说,只是含糊地说道:“朝廷安顿灾民,本来是好心,可是我州力不足,不能支持。所以与诸位相公产生一些争执,你们不要想得太多。”

又象以前那样,继续恢复处理州务。

秋粮陆续的收获上来,一共六十万余斛,实际数字有可能略高,多年下来,百姓已经养成许多不好的习惯,隐匿人口,隐匿田地,也隐匿产量。但隐匿产量不会很多,实际的顶多六十五斛。

虽是秋收,也是主要收获季节,夏收产量不高。一年下来,两圩产量不会超过九十万斛,实际不会超过一百万斛。

但这个收成仅指新开拓出来的耕地,原来补偿各个圩户的耕地没有计算。

结果也在郑朗预料之中,在百姓精耕细作之下,两季或者三季总产亩产接近五石,但不足五石。秋收三石多一点。不算特别好,也不算特别差。

贡税六万斛,包括夏税能达到近九万斛。

将这些数据一一记录下来,交给朝廷。

已经很了不得,圩内百姓喜气洋洋,将春天州府发放的牛贷与粮贷陆续偿还清,只有十来户因为家中发生一些特殊情况,没有还清州贷。

又花了钱,买了十万斛稻谷,与灾民无关,这批买来的粮食以及税粮,仅能提供筑圩劳力的口粮。

派官吏组织起来,从外地买来种猪,一共八千头猪崽子,五万只鸡鸭鹅,士大夫以猪肉为鄙,可就是四等户人家,也不能奢侈地每天都有猪肉吃。改善百姓的伙食,提高一下业余的收入,还能有一个肥料来源。

很正常的安排,一个月前郑朗就对百姓说过此事。

除这些,没有看到郑朗对灾民提供过什么,或谋划过什么。曹修睦询问,郑朗也不答。

郑朗写的奏折到了中书,吕夷简一看恼火了,派便人问郑朗,小子你倒底想要什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