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郑朗的想法,只有他一人知道了。
延子又说道:“小女子临行前,叔父也给了小女子礼物,带给贵国陛下,以及郑君。”
说着对通译吩咐一声。
通译离开,延子又盯着郑朗看,从长相上看,一开始也未必很满意,但坐下来细看,忽然脸红起来。
有人身上的魅力,同样让人感到心动。
论气度,天下间有几人及郑朗?
一会儿通译带着两名shì女过来,手中拿着几个盒子,延子将盒子打开,是海珠,给赵祯的是一对一大一小玫瑰sè海珠,大者近一斤重,小者也有近半斤重。
但不算最大的,市舶司曾遇到一只奶白sè海珠,重约五斤,价值可谓连城。不过这对珍珠sè泽明亮,颜sè光洁,又这么大,算是很珍贵的礼物。
还有一对约三四两重的大宝蓝sè海珠,送给郑朗的。
郑朗想了想,笑纳了。不是纳,自己不会留下,会贻人口实,但会有用场。
道:“谢过贵国天皇陛下,此外我还有一件事与郡主知会则个。与你同行的有近千女子,我朝礼教严谨,我又是读儒家书籍的儒生,作风更严谨。因此请郡主代为管教一下,以免伤了风化。我再派人安排客栈,赐诸位小娘子用度饮食,可否?”
延子的脸一红,轻声道:“就依郑君。”
也不是王昭明所想的那么不堪,人家**是天xìng,羞耻心多少还是有一些。
送走这个郡主,郑朗与富弼相视一笑,这简直是想睡觉,便有人送来枕头。
两人击了一下掌,东风已到,诸事俱备,大治杭州开始。
……
赵祯看到信后,大喜,立即将重臣召进皇宫。
将两封信传递下去。
章得象很mí茫,问:“陛下,这是几千里,一万里的海外,他如何知道的?”
若是灾害,还能连méng带猜,若说元昊必反,可以从种种迹象作为判断,但矿藏的事太过神奇了。
赵祯呵呵一乐,道:“王昭明,你说。”
“遵旨,”王昭明将郑朗那个地学解释转达。
“地学?”
“是啊,儒家格物致知,郑知府想到了地学。”
章得象很méng,夫子的学问与地学有什么联系?看大宋,看李若谷,全部茫然。
王昭明又道:“难怪范蠡在吴身为名臣,在齐却成了陶朱公,原来这是学问啊。”
章得象无言。
看了一圈,信又转到赵祯手中,赵祯盯着上面的铜矿,问道:“王内shì,他可说铜矿在何处?”
“回陛下,臣也不知,好象在南海一个小岛上。但郑知府又说,我朝也有许多金银铜,”王昭明再次复述了郑朗的话。
“知足,朕的大臣很知足,可这个赵元昊知足吗?”
诸位大臣又不敢插言。
赵祯继续盯着信道:“设一监吧,名曰平安监。”
“为何……”王昭明不解地问,平安二字与海贸无半点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