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 四百四十一章 始上(第2页)

四百四十一章 始上(第2页)

几个娘娘和睦相处,对崔娴最有潜移默化的效果。

崔娴其实还是一个很强势很有思想的人,否则不会在渭州城做出那样的壮举。

大娘娘说完郑朗,又说崔娴,问:“娴儿,听说你受伤了?”

“大娘娘,没事,现在好了。兵。

“你一个女孩子家,千易……:……”

“我知道,大娘娘。,兵

四儿说道“大娘娘,当时城中情况危险,若不是大娘子率先登城应战,渭州城就保不住。”

大娘娘又看着郑朗,问:“你指挥泾原路,怎么就让敌人跑到渭州城下?”

“孩儿知错了。”

怎么办呢,安慰几个妇人的心。

但看着几个娘娘!大娘二娘三娘白发苍苍,就连爱俏的六娘七娘也有了一份老态,郑朗赖在家中便不想进京。

进京又能干什他

他赖在郑家庄,养精蓄锐,赵祯在京城却盼望得十分焦急,过了几天后,派人下旨来催他。郑朗只好离开郑家庄,先去中书报到。东府木佬这次变动很大,章得象、晏殊、贾昌朝、王举正,外加郑朗,仅是东府的正副宰相,还有西府,从东西二府便能看到宋朝的冗官有多严重。

郑朗冲章得象与晏殊施了施礼,两人是长辈,又是长官,不得不敬重。又与贾昌朝、王举正客套一番。实际从东西二府能看出一些微妙的东西,那便是郑朗的资历。

年龄最小,可资历已经渐渐跟了上来。

赶不上晏殊与章得象,但比贾昌朝等人并不差多少,比富弼还要强。

参知政事现在还没有分工,几位副相主要职责是协助宰相处理各方面的政务。有时候也代朝廷对平章事起着监督作用,相互制约,让朝堂杜绝权臣的产生。

若是让郑朗现在就担任平章事,略有些吃力,可是担任参知政事足矣。

没有高调,郑朗十分低调的接手政务审阅。

只处理了一会政务,小黄门传来圣旨,让郑朗进宫谨见。

被小黄门带到御书房,赵祯亲自迎到殿门口,见过礼,赵祯说道:“郑卿,这几年你辛苦了。兵。

“这是臣的职责。”

“朕心里面清楚,不是卿去西北,西北局面更加凶险。”

“陛下,臣没有什么功劳是诸位将士浴血奋战的结果。”

“你不用谦虚,朕不糊涂,进来吧,兵,挽着郑朗的手亲热地将他拉到御书房里。

御书房里还有一个人,福康公主,正趴在书案上写字。

“朕喊你进宫,有公事也有私事。,兵

“陛下私事便是公事。”

“这一件事倒确实是一件私事,你不能弹劾朕。”

郑朗被他说乐了,说道:“陛平如此小心,此乃社稷万民之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