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在百家争鸣时期,曾经三次担任稷下学宫的祭酒。
他同时博取各家所长,不以学派而论对错,一心追求世间至理。
这也导致自称师承儒家的他,教出了韩非、李斯两个法家巨擘。
张苍没有多大的本事,在同门中可以称得上碌碌无为。
但他的优势在于才学还不错,而且师长桃李满天下,许多如今都成了一方长官。
所以不少士族子弟都投入张苍门下,一来是为求学,二来就是为了出师时的那封荐书。
说白了,张苍最大的价值就是师门的关系网。
有了他的荐书,真的可以做官!
而此时,这位人脉广博的柱下使如坐针毡,时不时遥望向咸阳宫的方向。
初冬季节,屋里没有生起暖炉,张苍的额头却挂着一层细密的汗珠。
“师长,事己至此,唯有让白琮那小子把所有罪过都认下来。”
“届时陛下治罪,也是治他的罪。”
“有事弟子服其劳,师长您对他有授业之恩,白琮责无旁贷。”
坐在他身边的是一名锦衣公子。
曹申,御史大夫曹忠之后。
虽然如今父亲的地位大不如前,但也比寒门出身的白琮强了不知多少。
昨夜父子二人商议了半宿,天还未亮他就跑来找张苍商量对策。
“你知道个什么!”
“此事非同小可,白琮哪扛得下来!”
张苍早就被吓破了胆。
凌晨宵禁刚结束,他原本打算悄无声息地出城。
结果大门刚打开,对面就站起两个人影,神色不善地盯着他。
张苍大惊失色,迅速把大门关闭,惊慌失措在房中闭门不出。
首到弟子来访,才稍微安定下心神。
“哎,你们到底是何人?”
“这里是张御史府邸,你们敢乱来我要报官了!”
府中仆役的喊声从院中传来。
张苍猛地抬起头。
“柱下使张苍?”
“听闻小侄失手打碎了宫中的御砚,因此获罪下狱。”
“可有此事?”
陈庆微笑着打量对方。
史书中说他身高八尺,肥白如瓠(葫芦),如今一见,果然相差不多。
“您是……”
张苍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来者长得特别像雷侯陈庆,样貌、身形、气质无一不像。
可雷侯为什么会到这里来?
“张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