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庆意味深长地劝道:“殿下勿需忧心,生死自有天命。”
“况且您调派去蜀郡作战的多是好勇斗狠之辈,与祈求平稳安逸的野人格格不入。”
“他们这一死,家眷得了抚恤,余者得了安稳,可谓死得其所。”
“殿下必受交口夸赞。”
扶苏愣了一下,不可思议地说:“此次野人死伤如此惨重,本宫若再调人的话……”
陈庆不假思索地回答:“欣然赴战呀,还有什么好说的?”
“不信殿下您尽管试试。”
“咦,辛岳不是大破百族联军吗?”
“怎么还要从咸阳调人过去。”
扶苏摇了摇头:“百族山夷人多势众,败而不溃。”
“蜀关外山势险峻,道路崎岖,辛岳不敢调派大军入山追索。”
“而今他们己经卷土重来,叫嚣着要入京向父皇讨个公道呢。”
陈庆不由皱起眉头:“辛岳这厮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好好的仗打成这样!”
“蜀军畏其人多,山夷畏他势猛。”
“打是打不成了,双方想要谈判?”
扶苏解释道:“其实……依本宫之见,百族联军之所以纠合在一起,并非为了给他们的领报仇。”
“无非是想继续在身毒通道上捞取好处,索取过路客商的钱财。”
“眼下打了败仗,山夷顿时心生畏怯,想仗着余势尚在,逼迫辛岳就范。”
“所谓遣使赴京,多半是吓唬人的。”
“山夷中也有通晓大秦风土人情者,算准了辛岳的短处……”
陈庆顿时明了。
假若百族真的遣使到了咸阳,当面与始皇帝对质。
无论能不能讨到公道,都会让陛下颜面无光。
皇帝丢了面子,后果很严重。
辛岳绝对讨不了好,即使打了胜仗也会另外找个由头落。
“我那好连襟就坐视不管?”
陈庆无奈地问道。
扶苏委婉地说:“辛岳己经派人前去劝阻,可惜未能成功。”
陈庆长长地哦了一声。
大舅哥还挺会替辛岳美化,截杀使臣就截杀使臣嘛,还说什么‘前去劝阻’。
人家天大的冤屈,能听你一句劝就回头了?
“殿下,你的意思是……”
陈庆察觉了扶苏不同寻常的眼神,抬手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
“书信在这里,先生自己看吧。”
扶苏不好意思明说,把信封递了过来。